读懂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人口“账本”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1-05-12





  11日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问题始终是一个全局性、战略性问题。这次普查结果显示出哪些新变化、新特征、新趋势?蕴含着哪些机遇和挑战?


  “几升几降”折射人口发展态势


  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介绍,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全面详实地反映了当前我国人口的基本情况及10年间人口的发展变化:


  ——从人口总量上看,人口总量增速放缓,但仍然保持平稳增长。2020年,全国人口达到14.1亿人,约占全球总人口的18%,仍然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过去10年间,我国人口年均增长0.53%,略低于上一个10年0.57%的平均增长率。


  ——从人口质量上看,人口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人口素质不断提升。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2010年的9.08年提高至9.91年。16岁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2010年9.67年提高至10.75年,文盲率从2010年的4.08%下降为2.67%。我国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超过2.18亿人。


  ——从性别构成上看,出生人口性别比稳步下降,性别结构得到改善。总人口性别比为105.1,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的105.2相比基本持平,略有降低。从出生人口看,出生人口性别比2020年为111.3,较2010年降低了6.8,逐渐趋向正常水平。


  ——从年龄构成上看,少儿人口数量增加,比重上升。0岁至14岁少儿人口的数量比2010年增加了3092万人,比重上升了1.35个百分点。


  ——从人口迁徙流动情况看,人口流动依然活跃,人口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2020年我国人户分离人口达4.93亿人,约占总人口的35%。其中,流动人口3.76亿人,10年间增长了将近70%。


  ——从人口城乡结构看,城镇常住人口持续增加,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进一步提高。10年间城镇常住人口增加了2.36亿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了14.21个百分点。


  “我国人口的主要变化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和人口发展的历史进程,反映了推动高质量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历程,也符合人口自身发展趋势和人口与经济社会相互作用的客观规律。”宁吉喆说。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陈功指出,一方面,总人口继续增长,流动人口持续增长,人力资本不断提升;另一方面,性别比降低,家庭户规模下降。“几升几降”折射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人口仍处于具有较强活力和较大回旋余地的阶段。


  人口红利持续释放支撑高质量发展


  人口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从人口普查的主要结果看,2010年至2020年间我国人口增长出现放缓趋势,这是否意味着我国“人口红利时代”就要结束?


  “我国劳动力资源依然丰富,人口红利继续存在。”宁吉喆指出。


  普查数据显示,我国16岁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8.8亿人,劳动力人口资源仍然充沛,人口平均年龄为38.8岁,人口红利继续存在。


  与此同时,人才红利持续释放,成为支撑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研究员冯文猛说,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质量改善支撑型的人口红利作用更重要。我国现有相当大规模的劳动人口,通过提升国民教育水平和全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人口素质,人才红利的新优势正逐步显现。


  事实上,过去10年间我国人口增加了7206万人,增长规模与前一个10年增加7390万人相比,略有下降,但基本持平。


  宁吉喆说,目前我国育龄妇女3亿多人,每年能够保持1000多万的出生人口规模;生育政策取得积极成效,随着“单独二孩”“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出生人口数量快速回升;近10年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大幅改善等积极因素将支撑人口总量保持增长。


  当前,我国人口总量仍居世界第一,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人口总量会保持在14亿人以上。


  人口总量持续增长将为我国超大规模国内市场优势提供强有力支撑。


  “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14亿多人释放的巨大内需潜力,助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冯文猛说。


  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一面是人口基数大、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一面是人口增长放缓,需要采取措施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一面是劳动力资源依然丰富,一面是劳动年龄人口逐年缓慢减少,经济结构和科技发展需要调整适应;一面是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一面是大学生就业压力加大,产业转型升级步伐需要加快;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比重双双上升,凸显“一老一小”问题重要性;城镇化和经济集聚的趋势性变化,也对提高城镇化质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普查数据反映的一些趋势性变化,既对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也与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0岁至14岁少儿人口数量达到25338万人,比2010年增加了3092万人,比重上升1.35个百分点。


  宁吉喆说,我国出生人口中“二孩”占比由2013年的30%左右上升到2017年的50%左右,但总和生育率下降,2020年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3,已经处于较低水平。


  陈功建议,如何为生育、养育、教育创造更加友好的环境,让“生而无忧”,是下一步需要各方切实解决的问题。


  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达到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3.50%。2010年至2020年,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5.4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上升了4.63个百分点。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既是挑战也存在机遇。”宁吉喆说。


  宁吉喆分析,人口老龄化将减少劳动力供给数量、增加家庭养老负担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压力,但也会促进“银发经济”发展,扩大老年产品和服务消费,有利于推动技术进步。


  “在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中,60岁至69岁的低龄老年人口占55.83%,这些低龄老年人大多具有知识、经验、技能的优势,身体状况还可以,发挥余热和作用的潜力较大。”他说。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纲要明确,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优化生育政策,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一项战略性、全局性、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做好长期的制度安排和有力的政策落实,与此同时,充分调动政府、市场、社会、家庭和包括老年人在内各方面力量的积极性,形成积极应对、全民行动的良好态势。”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原新说。(记者魏玉坤、安蓓、邹多为)


  转自:新华社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