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三局详解70万公里综合立体交通网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1-03-03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这是我国第一个综合立体交通网的中长期规划纲要。未来交通发展空间有多大,哪些城市迎来机遇,人们出行如何变化?在3月1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国家邮政局、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相关负责人作出解读和勾勒。


  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表示,到2035年,将构建70万公里的交通网线,建设6轴、7廊、8通道主骨架,建设100个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完善面向全球的运输网络。


  数据显示,预计到2035年,铁路20万公里左右,公路46万公里左右,高等级航道2.5万公里左右,沿海主要港口有27个,内河主要港口36个,民用运输机场400个左右,邮政快递枢纽80个左右。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王志清介绍说,在公路方面,未来国家高速公路网规模规划16万公里左右,由7条首都放射线、11条纵线、18条横线组成,普通国道的网络30万公里左右,由12条首都放射线、47条纵线、60条横线以及若干联络线组成。建成以后,国家高速公路将连接所有地级以上行政中心和城区人口超过10万人的市县,将直接服务全国90%的县级行政区。普通国道将连接全国所有县级以上的行政区以及沿边公路口岸,服务覆盖全国所有的人口,除部分边远地区以外,基本实现全国县级行政中心15分钟上国道、30分钟上高速公路、60分钟上铁路。


  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透露,将按照三个层次对国家的邮政快递枢纽进行分级规划。第一个层级是全球性国际邮政快递物流枢纽,主要布局在华东、华南、华中、华北和西部五个集群15个城市;第二个层级是和周边国家进行交换的区域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目前规划了20个;第三个层级是全国性邮政快件枢纽,这样的枢纽总共45个。


  在《规划纲要》当中,到2035年,铁路网总规模将达到20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包含部分城际铁路,将达到7万公里左右,建设“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以及区域性高速铁路,形成高效的现代化高速铁路网。普速铁路包含部分市域铁路,将达到13万公里,建设以川藏铁路、西部陆海新通道、沿边铁路为重点的中西部铁路,同时提升既有铁路效能,形成覆盖更加广泛的普速铁路网。


  国家铁路局局长刘振芳表示,将率先建成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城市群城际铁路网,加快都市圈市域铁路建设,促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发展。


  在民航领域,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董志毅介绍,至2035年运输机场的数量将达到400个左右,重点建设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这四大世界级机场群,巩固10大国际航空枢纽地位,推进郑州、天津、合肥、鄂州四个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建设,将布局40个左右的区域航空枢纽。(记者 王璐)


  转自:经济参考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未来十五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蓝图敲定

    未来十五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蓝图敲定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下称《纲要》),这是一张规划期为2021至2035年、远景展望到本世纪中叶的蓝图。
    2021-02-25
  • 2035年我国综合立体交通网将是什么样

    2035年我国综合立体交通网将是什么样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为使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相关情况,3月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交通运输部、国家邮政局、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相关负责人就热点问题回应了社会...
    2021-03-03
  • 2035年我国将基本建成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

    2035年我国将基本建成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

    作为我国第一个综合立体交通网的中长期规划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细化实化了发展目标。《规划纲要》明确了三方面主要任务。一是优化交通布局,将构建70万公里的交通网线,建设6轴、7廊、8通道主骨架
    2021-03-03
  • 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 多地聚焦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

    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 多地聚焦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十四五’规划,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综合立体交通网”,优化投资结构,破解投资难题,切实把投资关键作用发挥出来。
    2022-03-11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