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CPI将保持温和水平 物价水平有望回归经济基本面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1-01-13





  国家统计局1月11日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和环比均由降转涨;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降幅收窄,环比涨幅有所扩大。


  2020年全年,CPI比上年上涨2.5%,实现涨幅3.5%左右的目标;PPI比上年下降1.8%。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预计,2021年CPI将保持温和水平;PPI也将逐渐修复,年内或将转正。


  CPI迅速回归正区间


  2020年12月份,CPI同比由上月下降0.5%转为上涨0.2%;环比由上月下降0.6%转为上涨0.7%。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4%,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


  据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解读,12月份,各地区各部门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居民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同时受特殊天气以及成本上升影响,CPI由降转涨。


  “在11月份出现负增长后,12月份CPI迅速回归正区间,主要受食品价格大幅反弹及上年偏低基数影响。”民银智库宏观分析师应习文说,食品方面,临近年关,猪肉需求明显增加,上涨预期导致部分养殖户压栏惜售,寒冷天气也影响运输,造成猪肉价格反弹,环比上涨6.5%。受此传导影响,其他肉类价格也保持小幅上涨,牛肉和羊肉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5%和2.6%。节日因素同时推升蛋类、奶制品价格出现反弹,环比分别上涨2.4%和0.3%。此外,受持续低温天气影响,鲜菜、鲜果的生产和储运成本增加,价格环比分别上涨8.5%和3.5%。


  从基数效应看,应习文表示,由于2019年12月份CPI环比持平,弱于历史平均水平,为2020年12月份提供了相对较低的基数,这也是CPI同比转正的一大原因。


  非食品价格方面,董莉娟表示,同比由上月下降0.1%转为持平,其中,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3.1%,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3%,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0.9%;环比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1%,其中,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影响,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气价格分别上涨5.2%、5.8%和3.0%。


  工业品价格继续上行


  2020年12月份,PPI同比下降0.4%,降幅比上月收窄1.1个百分点;环比上涨1.1%,涨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


  “12月份,国内需求稳定恢复,加之部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攀升,带动工业品价格继续上行。”董莉娟介绍说,从同比看,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5%,降幅收窄1.3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4%,降幅收窄0.4个百分点。主要行业中,价格涨幅扩大的有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降幅收窄的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


  从环比看,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4%,涨幅扩大0.7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1%,涨幅与上月相同。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也表示,冷冬天气和油价上涨进一步影响到煤炭、燃气这两个行业,其环比价格涨幅均有扩大。从高频数据看,煤炭价格仍在上行过程中。


  物价整体水平将保持温和上涨


  展望2021年,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认为,物价运行大概率的走势是CPI回正后走稳,全年控制在3%以内应无悬念,而PPI则逐步上行。物价整体水平将会回归经济基本面,保持温和上涨的格局。


  一方面,猪肉供给逐渐回归常态,CPI结构性调整。2021年猪肉价格在供给回升及基数效应的双重作用下预计同比回落,将会对整体价格形成较长时间的负向拉动,消费价格将在新的供需平衡间取得结构性调整。同时,消费服务需求释放将成为2021年影响CPI走势的重要因素。未来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有序改善,就业及消费将相继回升至常态,核心CPI同比有望呈现低基数水平下的稳步回升。


  另一方面,需求复苏和低基数效应拉动PPI趋势回升。连平表示,2021年,全球生产、贸易及投资增速上升将会成为PPI回升的推动力,PPI大概率将在2021年上半年出现较高增速。


  “总体看,下阶段我国物价水平将延续温和可控。”温彬分析说,我国CPI仍受食品价格变动主导,岁末年关临近,错位因素虽可能对CPI形成一定扰动,但上年基数效应也升至最高点,预计2021年CPI将保持温和水平。此外,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企业信心和经营逐渐改善,有效需求进一步提升,油价大概率回升,PPI也将逐渐修复,预计年内将转正。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统计制度要求,我国CPI每五年进行一次基期轮换,现行对比基期为2015年。2021年,我国CPI统计将迎来新一轮基期轮换。中泰证券研究所周岳预计,新一轮基期轮换很可能继续下调食品项权重,同时上调居住项和医疗保健项权重。


  转自:中国金融新闻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