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包括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科技部、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多个部委密集召开年度工作会议,部署2021年工作重点。
部委工作会传递出明确政策信号,“十四五”开局建设图已然徐徐展开,同时,也派发出新一年惠企利民的多个政策大礼包。
扩内需位列多个部委工作要位
在多个部委的工作会议中,扩内需都列入2021年工作要位。包括着力挖掘新兴消费潜力,围绕“两新一重”扩大有效投资,启动一批重大工程建设等都将成为重要发力点。
国家发展改革委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完善内需体系,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国家发展改革委方面透露:着力挖掘新兴消费潜力,制定出台《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实施方案》;有序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费购买的规定,推动养老、托育、家政等服务标准化、品牌化;建设辐射带动能力强、资源整合有优势的区域消费中心,健全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
围绕“两新一重”扩大有效投资,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支持城市防洪排涝设施建设;加快川藏铁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实施国家水网骨干工程,加快推进跨流域跨区域重大引水调水等150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商务部
建设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打通内循环堵点,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提升传统消费能级,加快培育新型消费,搭建消费升级平台,优化流通网络布局,培育壮大流通主体。
财政部
强化财税政策支持和引导,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优化投资结构,积极拓展投资空间。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促进扩大居民消费。落实国家重大区域战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文化和旅游部
以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着力点,努力创作优秀文艺作品、提供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旅游产品。
住建部
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加快建设完整居住社区。
市场监管总局
在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扩大消费需求、促进消费升级上发力见效。
解决“卡脖子”问题 创新驱动成关键词
从加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到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从大力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到加快建设区域创新高地……“创新驱动发展”成为不少部委工作会议的关键词。
国家发展改革委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精准施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构建创新创业创造良好环境。
科技部
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重组。发布“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快高新技术研发应用。加快建设区域创新高地。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
工业和信息化部
推动基础和关键领域创新突破。发挥科技自立自强对产业发展的战略支撑作用,聚焦基础技术和关键领域,大力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精准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完善创新产品应用生态。
财政部
坚持把科技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支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作用,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国资委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优化研发支出结构,推动科技创新不断取得突破性、标志性重大成果。
确保不“掉链子” 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十四五”开局之年,如何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确保不“掉链子”,多个部委作出部署。
工业和信息化部
着力稳定和优化产业链供应链,聚焦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命脉的重点产业领域,着力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全面系统梳理我国制造业发展状况,开展制造业强链补链行动,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
国资委
加快补齐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基础技术等短板弱项,着力打造一批新兴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在国内有序转移,培育更多“链主”企业,把产业链关键环节留在国内。
财政部
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
农业农村部
提升乡村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市场监管总局
在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支持科技创新上发力见效。
“降碳”列入今年多部委新任务清单
按照“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要求,到203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各部委加快谋划碳达峰时间表和路线图,“降碳”将成为产业转型和能源结构调整主题。
生态环境部
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启动,标志着全国碳市场的建设和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国家发展改革委
持续深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部署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持续推进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
国家能源局
进一步明确了2021年能源发展路线图:力争开工建设川气东送二线、西三线中段等一批重大项目,积极推进东北、华北、西南、西北等“百亿方”级储气库群建设。要加快风电光伏发展,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总量较“十三五”有大幅增长。积极推广生物质、地热、核能等供暖新模式,确保2021年实现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70%的目标。
财政部
坚持资金投入同污染防治攻坚任务相匹配,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加强污染防治,推进重点生态保护修复,积极支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节点,实施工业低碳行动和绿色制造工程,坚决压缩粗钢产量,确保粗钢产量同比下降。
中国人民银行
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和激励机制。
防范和化解风险成重点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处置企业债务违约、防范跨境资本异常流动风险……在推进各项改革工作的同时,防范化解风险也是多个部委2021年工作清单上的重点项目之一。
中国人民银行
持续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中国人民银行指出,“完善风险防范处置长效机制,压实金融机构和股东主体责任、地方政府属地责任、金融监管部门监管责任和最后贷款人责任”、“加强互联网平台公司金融活动的审慎监管”以及“确保金融创新在审慎监管前提下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
前瞻性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运用改革思路和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处置企业债务违约问题。
财政部
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工作,确保财政经济稳健运行、可持续。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工作。
国资委
坚持稳健财务策略,确保不发生债券违约,严禁逃废债。严禁超越财务承受能力的投资行为,严把高风险领域项目投资,严防PPP、垫资建设等业务风险。
国家外汇管理局
防范跨境资本异常流动风险。加强外汇形势监测评估,密切关注疫情等外部冲击影响。
派发惠企政策“大礼包”
从减税降费、降低物流等成本,到信贷政策精准滴灌,再到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反垄断……2021年,企业将收获降成本续释红利、营商环境再优化等多重礼包。
财政部
持续推进减税降费,保持政策的连续性。
交通运输部
进一步推动货运物流降本增效。深入实施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加快全国多式联运公共信息系统建设。有序推进江海运输发展。加快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快递进村”工程。
中国人民银行
继续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和信贷政策精准滴灌作用,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
工业和信息化部
加大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围绕“政策、环境、服务”三个领域,聚焦“融资、权益保护”重点工作,实现中小企业专业化能力和水平提升目标等。
市场监管总局
要坚决落实党中央关于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的重大决策,切实提高反垄断工作能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
一系列民生红利加速释放
2021年,一系列民生红利仍将加速释放,这在不少部委工作会中都有体现。
从农产品保供稳价,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从就业到增收,从发展民生科技到加大食品药品监管力度,一桩桩、一件件,更为明细的民生清单正在展开。
农业农村部
全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副产品有效供给,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继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国家发展改革委
强化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更好发挥双创对就业的支撑作用,支持发展灵活就业。做好粮油肉蛋菜等农产品保供稳价。
此外,国家发展改革委透露,将研究制定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实施方案;针对“一老一小”、住房保障等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研究提出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还要继续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以大城市为重点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
人社部
着力促进就业,完善社保,优化工资收入分配结构,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财政部
加强基本民生保障。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地位。落实就业优先政策,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完善社保基金管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支持发展文化事业产业。
科技部
大力发展农业和民生科技,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和民生福祉。
交通运输部
着力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建设300个“司机之家”。
住建部
稳妥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方案,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全面落实房地产长效机制,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
大力发展租赁住房,加强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加快构建以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做好公租房保障,在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重点发展政策性租赁住房。
市场监管总局
要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大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和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认真做好进口食品冷链“物防”,强化疫苗质量安全监管。(记者:孙韶华 张莫 班娟娟 王璐 郭倩 王文博 李志勇 梁倩 钟源)
转自:经济参考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