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打“持久战”的宏调定力


时间:2014-10-08





  自一季度探底后,中国经济增长势头没有因为二季度的回升而走强,三季度甚至出现动力放缓的迹象。比如,8月份,PMI较上月下跌0.6个百分点至51.1%,结束了连续5个月的回升势头;工业增加值环比下降2.1个百分点;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同比下降1.5%,出现年内首次负增长等等。

  目前,许多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不稳定现象表明,中国经济在一定时期内仍然呈现着比较明显的波动性,“新常态”的大趋势还在发展变化中寻找具体的稳定支撑点。某种程度上,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新现实。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至今的6年间,世界经济仍然处在如何摆脱大规模衰退的大调整中。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不遗余力地多轮多次推出振兴计划,避免了断崖式的经济崩溃,但大剂量的刺激也只是实现了治标的救急应对,世界经济的体质本征仍然没有脱离衰退的危险。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经济,面临着同样的局势。

  然而,治本就要改革,改革就是“双刃剑”,在长痛和短痛之间,在眼前和长远之间,在个人私利和人民利益之间,在大多数国家的改革仍然为此踌躇不前的时候,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得中国成为全球经济体中甚少敢于真刀真枪动手改革的国家。

  此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看中国经济不能只看眼前、看局部、看“单科”,更要看趋势、看全局、看“总分”。体现在宏观调控中,一是一定程度的经济放缓可以接受;二是不会直接出台全面放松政策,宏观调控要“喷灌”、“滴灌”,不搞“大水漫灌”;三是更加注重改革,“没有强刺激,只有强改革”。

  比如,今年以来,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大规模刺激措施并没有出台,市场化改革受到高度重视并笃力推进,中国的宏观调控政策保持了“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高度定力。这说明,决策高层对当前经济反复出现的波动性有着足够的预判,对改革具体政策短期内不易见效也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现在,进入全年关键的四季度,经济运行的复杂性会更加突出,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状态甚至可能持续相当时间。这种情况下,需要我们保持冷静理性的心态,不拘泥于一城一池之失,充分估计改革硬仗的艰苦性。只有这样上下齐心的坚定意志,中国的改革发展才能率先在全球调整中脱颖而出,占领未来制高点。

来源:瞭望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