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世界第一”忽悠


时间:2014-10-11





  “大忽悠”又来了。《瑞典日报》发出消息,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美国位居第二。其依据是世界银行的估算——9月29日全球将出现权力的转变,即中国经济总量将超过美国。至于世界银行为什么掐算得如此精准,报道没有下文,令人满头雾水。

  实际上,有关中国将成为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第一大国的“忽悠式”消息的发布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早在2009年,当代最著名的经济历史数据考证与分析专家安格斯·麦迪森预测,中国可能在2015年恢复其世界头号经济体的地位,到2030年,中国占世界GDP的比重可能增加到23%,那时中国的人均收入水平也会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1/3。2010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一份公开报告中大胆预测,中国GDP总量将在2016年超越美国,2016年将成为“中国世纪元年”。今年5月,世界银行在名为《2011国际比较项目发布汇总结果》的报告中指出,中国的经济规模在2011年已经达到美国的86.9%,比2005年的43.1%提高一倍多;而2011年~2014年,中国经济规模将增长24%,而美国仅增长7.6%。据此,中国经济规模有可能在今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现在看来,超过了所有的权威预测,中国GDP成为世界第一的日子已经提前到来。

  对于各国GDP的统计,包括世界银行和IMF在内的国际经济组织目前采取两种方法,一种是汇率法,一种是购买力平价法。汇率法是将各国不同货币单位计量的经济总量折算成美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国际比较。由于简单直观,折算方便,汇率法被全球所公认。但是,汇率只反映了国际贸易中的货物和服务的货币比例关系,并未考虑各国价格水平差异,同时汇率还容易受到利率和政治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当汇率短时间内发生较大变动时,会导致国家间的比较出现混乱。正是如此,国际统计学界推出了购买力平价法(PPP)。购买力平价是对比国商品价格与基准国同种商品的价格比率,也就是基准国单位通货所能购买的商品数量,在对比国购买时需要该国通货的数额,如在美国买一个汉堡需用1美元,在中国买需用5元人民币,购买力平价就是5。由于各国的GDP都是建立在以价格计算的商品或服务数量基础之上的,这样就可以将对比国的GDP转换成以某一基准货币(如美元)表示的GDP。前述著名学者与权威机构对中国GDP的计算所采用的都是购买力平价法。

  从技术上讲,购买力平价法不仅克服了汇率波动的致命缺陷,也能反映出不同国家商品与服务的真实成本。但是,使用购买力平价法的前提是有关国家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相似、劳动生产率和贸易条件相同,而这一点,PPP只能望洋兴叹。同时,购买力平价法也有自己的软肋,如比较时所选商品与服务缺乏代表性、价格资料的收集和处理过于灵活、可能高估发展中国家的货币购买力等等。例如,2008年3月,用12.5元就可以在中国的麦当劳里买到一个巨无霸汉堡包,约合1.78美元,而相同的时间在美国的麦当劳购买一个相同的巨无霸汉堡包要4美元左右。就这一食品而言,人民币被低估2.22美元左右,即56%左右。仅从数字来看,这一比较结果显然十分荒谬。

  实际上,一个大众所熟知的事实是,在衡量不同国家经济规模对比时,使用汇率法和购买力平价法所得出的结果往往存在天壤之别。如使用汇率计算,2011年全球GDP为70.3万亿美元,而用购买力平价法计算,世界GDP总量达到90.647万亿美元;用汇率法计算,当年中等收入经济体在全球GDP总量中的占比仅为32%,用购买力平价法计算,该比例上升到48%;用汇率法计算,2011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为6.46,中国GDP仅为7.3万亿美元,只有美国经济总量的43%,同时占世界的比重仅为10.4%。由此不难发现,如同汇率法一样,购买力平价法也无法真实反映一国的经济规模,其最终统计结果就不能信以为真。

  的确,36年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以年均10%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加速赶超,正是有了GDP的增长,我们才有了社会产品的极大丰富,才有了城市面貌的日新月异,才有了傲视全球的高速铁路,才有了星罗棋布的高速公路,才有了壮大军威的民族航母,才有了国际舞台上中国话语权的日渐提升。然而,对GDP的顶礼膜拜和盲目追崇,也让中国经济车轮留下了道道沉重与辛酸的印辙。虽然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但在全球产业链的“微笑曲线”中,中国制造业依然处于最低端的加工制造环节;虽然中国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但过去10年中,中国连续成为全球诸国反倾销的最主要靶心;虽然中国GDP已将日本甩在了脑后并日渐壮大,然而中国却为此付出了惨重的环境代价。据《中国环境经济核算研究报告》显示,最近10年,国内生态环境退化成本占当年GDP的比重都在3%以上,同时依据“十二五”规划,未来中国用于环保的投资将达5万亿元。因此,如果将治理环境的所有成本计入GDP之内,中国GDP将会大幅缩水。

  退一万步,即便中国GDP超越美国而成为“世界第一”,但同样不能改变中国经济落后的事实。观察与比较2013年世界各国GDP的排名,虽然中国位居第二,但按人均算,中国GDP远远排在第99位;而以人均收入而论,2013年中国人均收入6629美元,不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也被甩在了圣格、黑山等许多名不见经传的国家之后。重要的是,来自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分析报告指出,中国的贫富差距相比30年前已经扩大了一倍,代表收入不平等程度的基尼系数上升到了惊人的0.55;同时中国还有2亿多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相当于法国、德国、英国人口的总和。看着如此令人黯然神伤的清单,我们又如何能领受GDP“世界第一”的这份殊荣呢?(作者系中国市场学会理事、经济学教授)

来源:国际商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