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纪念品亟待走出“千景一面”


时间:2014-10-13





  在旅游产业诸要素的经济形态当中,旅游纪念品同质化成为一大软肋,严重制约了我国旅游产业的全面发展,也影响了广大公众的旅游感受

  据《人民日报》报道,国庆假期,各大景区迎来购物潮。旅游商品本应有极强的地方特色,然而不少游客却发现,一样的竹雕、一样的小木刀、一样的木梳……千百个景区都在卖同样的“地方特产”,旅游商品同质化、低端化现象严重,让人提不起购买欲望。

  中国游客一直被称之为“最舍得花钱的游客”,在国外旅游时消费额度远远超过其他国家的游客。然而,与世界旅游发达国家购物收入已占旅游总收入的40%至60%相比,中国这一数字平均只有20%左右。在旅游产业诸要素的经济形态当中,旅游纪念品同质化成为一大软肋,严重制约了我国旅游产业的全面发展,也影响了广大公众的旅游感受。

  中国地大物博,人杰地灵,作为浓缩地方特色、沉淀旅游记忆的纪念品,其实并不乏文章可做。之所以陷入“千景一面”的尴尬,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景区过于依赖门票收入,对开发旅游纪念品缺乏热忱。目前,多数景区的门票收入普遍占到景区营业收入的近一半以上,有的甚至高达70%。在这种情况下,景区更热衷于门票涨价带来的直接收益,而不愿花费时间和精力开发旅游纪念品、丰富旅游产业链。景区购物摊点大都是以出租的形式交由小商小贩经营,后者则一窝蜂地从义乌等小商品市场批发产品,以至于游客无论走到哪里,看到的都是手镯、木梳、挂件、玉石等“大众脸”。

  其次,政府扶持和保护力度不够,导致旅游纪念品的创意没有转化成产品。由于旅游纪念品品种多、规格小、变化大,许多生产厂家不愿投入过多资金发展这一产业。再加上知识产权保护的缺失,导致旅游纪念品很容易被抄袭模仿,而且是恶性竞争性复制,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设计开发新产品的积极性。

  旅游纪念品亟待走出“千景一面”的困境。一方面,有关部门要引导景区摒弃门票经济,主动与创意、营销、版权代理等方面的企业合作,延伸旅游产业链条,真正让景区特色体现出来。同时,政府要加大信贷、税收、政策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加大对旅游纪念品版权的保护力度,调动企业、科研机构参与开发旅游纪念品的积极性,让旅游纪念品产业创意无限、商机无限。

来源:中国旅游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