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先让耕地“喘口气”


时间:2014-11-15





  前不久,2014年度CCTV十大最美乡村名单正式揭晓。这十大最美乡村既有雪域高原,也有江南水乡,既有粗犷豪迈,又有柔美宁静,展示出一幅幅美丽的乡村画卷。不过,笔者的思考却停留在了“我们虽然有十大最美乡村,但我们还有多少美丽乡村”。

  曾经,我国的地理景观何其丰富。我们有“一江春水向东流”,有“江南杏花秋雨、塞北大漠野马”,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这丰富的景观和地理多样性,又孕育出了“哈尼梯田”、“桑基鱼塘”、山西大院、安徽宏村、江西婺源等不同的乡村文化景观和美丽乡村,农耕文化、游牧文化和山地文化又对应形成了敬“天、地、山、林”的生态文明。在“田、水、路、林、村、人”这个“可再生的、有序的和有机循环的”自然生命共同体中,人不是主导,是与自然平行的关系,而且我们对于乡村的土地要素的认识也是整体和系统的。

  然而,在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变革中,城市与乡村的关系却被割裂,乡村土地管理变得似乎没有那么统一、系统和有生命力。耕地被过度利用,占据了本来属于林地、草地、湿地、水域甚至是山的空间;居民点被理解为建设用地功能,出现了农民被上楼;粮食虽连年增产,但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占用湿地、林地、草地、滩涂等生态空间转而增加的耕地面积,以及化肥、农药、灌溉的高投入。这种粗放的利用方式,使得原本美丽的乡村变得千疮百孔。笔者以为,我们要重塑美丽乡村,就得找回那个包括了“田、水、路、林、村、人”、“再生的、有序的和有机循环的”自然生命共同体,而当下应做的就是实施耕地资源休养生息战略,让不间断地超负荷连轴转的耕地资源“喘口气”,以防地力耗尽。

  其一,实施耕地资源有序退出机制,提升中国生态用地空间。我们应结合我国地理时空分布,分析耕地资源分布与生态背景之间的关系,科学界定耕地与林地、湿地、草地、滩涂、湖泊等生态用地类型之间的关系,识别耕地生产的关键生态限制因子,圈定我国耕地资源分布,确定退耕的范围及其生态建设的目标,为乡村提供生态空间。

  其二,实施地下水严重超采区休养制度,提升乡村的生命动力。包括京、津、冀、鲁、豫、苏、皖7省市301个县市的黄淮海平原,其耕地面积占全国的1/6,耕地数量及垦殖率均居全国各一级农区首位,生产全国近60%~80%的小麦和35%~40%的玉米,是“北粮南调”的重要生产基地,是国家的重要粮仓。然而,它如今却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下降速度最快的地下水漏斗,倘若再不实行耕地休养计划,后果难以想象。

  其三,综合整治乡村土地,提升乡村整体和协调功能。农村居民点作为农民生活居住的空间,其本质是“田、水、林、山、村、人”自然和生命综合体的一部分,不能被简单地等同于城市建设用地。要将传统的乡村文化精髓融入综合土地整治工程,全面提升已有农村居民点的基础设施条件,将生活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转化为农田的肥力,借助内生循环动力,减少外界的化肥、农药、地下水的投入,全面提升乡村居民点的生态功能。

  其四,从耕地保护向乡村农地综合保护转型。自1996年以来,为保障粮食安全,我国实施了以“耕地占补平衡”为特征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这种单功能、单目标的耕地保护,已不能完全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基于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保护农民权益,耕地保护制度得从耕地保护向乡村土地保护转型,建立适合区域自然和风土人情特点的“粮食主产功能区、生态安全优先区、经济功能优先区、旅游功能优先区”等与中国主体功能发展相一致的乡村农地功能区。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