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压力值得警惕 但近期尚不足虑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09-07





  近期以来,受多重因素综合影响,国内猪肉、蔬菜、农产品等食品价格以及一些热点城市的房租价格快速上涨,加上国际油价上涨、人民币贬值等因素,通胀压力加大,7月CPI超预期反弹至2.1%之后,8月可能会继续反弹。


  这一波物价上涨,既有临时性、季节性因素的干扰,也受到周期性、趋势性因素的推动,同时还受金融环境边际改善和进口成本相对提高的影响,形成原因较为复杂。特别是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背景下,物价抬头让市场生出“滞胀”之忧。在笔者看来,通胀压力值得警惕,但近期尚不足虑。


  从食品价格来看,近期受到鲜菜和猪肉价格轮番上涨的冲击。受今年夏季持续高温、降雨等极端天气的影响,鲜菜价格结束了此前连续四个月的下跌,7月出现环比上涨。8月,蔬菜之都寿光受水灾侵袭,预计将继续推动鲜菜涨价,但同往年相比,仍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更值得关注的是猪肉价格和粮食价格。5月触底后,猪肉价格已经连续两个月环比上涨,且涨幅不断扩大,同比降幅也明显收窄,表现出“淡季不淡”的特征。目前猪肉价格同比已连续18个月负增长,接近2005年有统计以来最长的持续下降周期(19个月),随时可能开启上涨通道。8月以来的非洲猪瘟疫情使猪肉供给减少,且贸易摩擦推动大豆等饲料原料价格上涨,预计后期猪肉价格上涨动力充足。此外,今年夏粮歉收306万吨,同比下降2.2%,截至8月底主产区小麦累计收购量4105.9万吨,较去年同期的6139万吨明显下跌,全年粮食收成并不乐观,后期同样存在涨价动力。


  非食品价格7月同比上涨2.4%,明显高于历史平均水平。其中同样存在季节效应,如暑期旅游旺季推动飞机票、旅游和宾馆住宿等价格环比上涨等。这些因素会随着季节推移而消除。


  此外,需要关注能源价格和房租价格上涨的可持续性。能源价格方面,受地缘政治风险影响,近期国际油价继续走高,加上人民币贬值因素,输入型通胀压力有所抬头。叠加“去产能”和污染防治等影响,上游产品价格出现恢复性上涨,并开始向全产业链传导。房租价格方面,近期以来,一些热点城市房租价格飙升,其中固然有租房旺季和资本介入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近几年房价持续上涨的波及效应。房租价格在CPI统计中占比并不高,但同样可能通过传导效应推高整体物价水平。


  自2014年至今,我国CPI始终在3%以下窄幅震荡,通胀压力并不明显,也不构成对货币政策的掣肘。目前来看,物价有抬头之势,但从需求因素、货币环境以及市场预期来看,物价大幅上涨的可能性并不大。


  首先,总需求并不强劲。我国此前几轮物价上涨基本上都同经济快速增长相伴而生,更多属于需求拉动型,如果没有需求端的支撑,物价很难出现飙升。目前我国投资和消费整体疲弱,调查失业率在7月略有抬头,下行压力之下物价难有表现。


  其次,货币政策将维持中性。货币政策虽然在边际上有所放松,但决策层坚决不搞“大水漫灌”,并严控地方新增债务规模,这使得通胀形成的货币环境并不具备。


  从历史经验看,M1增速变动对CPI波动存在领先作用,但M1目前继续维持在中低水平,且已连续六个月低于M2,继续对物价形成压制。


  最后,通胀预期仍未显现。据央行调查,今年二季度城镇储户调查中,预测未来物价上升的比例为27.7%,较一季度微升1.3个百分点,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近期百度指数中CPI和通货膨胀的热度明显回落,民众的通胀预期并未升温。而且,由于翘尾因素逐渐消退,预计CPI和PPI在余下的几个月中可能会以回落为主。


  因此,尽管物价存在上行压力,但今年后几个月CPI和PPI应难以大幅冲高,更值得关注的是未来的物价走势和民众的通胀预期。由于猪价粮价存在上涨基础,能源价格和房租价格继续向下传导,加上汇率可能继续弱势,这些因素都可能在明年推动物价走高,并加重民众的通胀预期。这就要求政府必须以更为精准的监管、更为全面的统筹,在“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同时,维护好市场秩序,管理好市场预期,防止通胀预期的自我实现。(王静文)


  转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上半年全球通胀风险有限但需未雨绸缪

    上半年全球通胀风险有限但需未雨绸缪

    近来,国际金融市场上对通货膨胀的关注再度升温。与此同时,通胀预期也对比特币等数字货币的暴涨起到助推作用。当前美日欧等全球主要经济体实质性通胀并不明显,上半年物价水平全面快速上涨的风险仍较为有限,但对货币超发等引...
    2021-02-25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