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财政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联合下发通知,决定自8月至12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政策性粮食安全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
我国用不到世界十分之一的耕地,生产了世界四分之一的粮食,养活了占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可谓成就巨大。然而,据媒体报道,目前粮食浪费的问题比较突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而且更要知道,我国还有1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和几千万城市贫困人口。
不论是从数量层面还是从质量层面,都要讲究粮食安全。粮食产量连年增长固然可喜可贺,但是增长的背后却是沉重的代价。在很多地方,粮食产量的增加,靠的是水资源的过度使用,靠的是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50年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农民种地耕田主要施用农家肥,种出的庄稼、作物有质量但是缺乏产量。近年来,农业领域开始批量使用化肥,化肥能够快速提升亩产及产量,但它有残留,还会造成土壤板结,不能解决农作物生长的根本性问题。粮食产量增长了,但是质量没有同步提升。
按照发展经济学的理论,一个国家在实现工业现代化的过程中,首先必须老老实实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这个阶段是无法跨越的,也就是说,只有农民致富,减少二元经济、城乡差异带来的收入与分配的不平衡,才能促进经济的整体发展,才能从根本上确保粮食安全,这也是为什么每到经济发展的节点,政府都要“回过头”解决农业发展滞后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的瓶颈问题的原因。自2004年以来,我国已经连续13年出台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国家对“三农”问题如此重视,足见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粮食生产质量的安全、提升,靠的是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因此,妥善解决好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问题,才是提升农业生产品质的关键之道。农资产业的整合发展越来越成为一个对资金、资源占有巨大的产业,要获得质量化发展,需要遵循“产业”发展的公共规律,通过产业资本、金融资本的结合,实现涉农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农业生产的转型升级,让粮食更优质,让粮食更安全。
此前的农业产业化实践大多以失败告终,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企业+农户”模式其实只是企业将农作物原材料的生产社会化给了离散的农户,企业与农民之间是简单的定期“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买卖关系,但显然,交易的两方力量并不均衡,亟待构建的现代农业产业化是一条“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
此外,还有粮食存储的问题,适合存放粮食的地方越来越少,中储粮在全国各地的储粮点虽然很多,但也不能确保全覆盖,储存粮食也存在租库的现象,承租别人的粮仓进行粮食仓储也得管好护好。同时,备受关注的粮食法也应该尽快出台,让和粮食有关的所有事项有法可依、执法必严。(特约评论员张翼)
转自:中国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