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一位在创业公司工作的朋友向记者大倒苦水:“公司已经两个月没有发工资了。”
朋友于去年底从一家大公司跳槽去了现在的创业公司做技术,在年初互联网行业并购上市的风潮中,作为公司核心技术层的他曾被人艳羡过,好像一夜暴富的神话随时都可能降临,但资金短缺却在瞬间扼住了公司的咽喉。
问他为什么还不走,他说不甘心。“大家一起做产品做了那么久,眼看着就要成功了,谁也不愿意就这么放弃。如果这时候有资金注入的话,我们就能挺过去。可是如果到年底公司还拿不到新的资金的话,就不得不另寻出路了。”
记者就朋友公司的情况咨询了几家商业银行,无一例外地表示了抱歉。
华夏银行一家负责中小企业贷款的工作人员在听完记者的情况后,建议记者找五六家小企业做“联保”,“只有一家的话,这情况肯定批不下来”。
但“联保”的建议在光大银行和招商银行遭到了否定,他们并不推崇这种捆绑的方式。
光大银行一位工作人员在听到记者说“没有厂房”之后就面露难色,直言“我们还是很看重抵押物的”。而招商银行的中小企业贷款则有企业成立必须两年以上的硬性规定,任凭记者反复说公司成长性良好,产品销售渠道稳定等,该行一位负责中小企业贷款的工作人员依然表示爱莫能助。
无奈之下,记者向一位在外省信托公司工作的朋友咨询意见。他告诉记者,注册资本低于1000万元在他们公司已经很难申请到资金。而且信托融资成本太高也不是一般小公司可以承受的。“我们就是赚取中间差价,企业要是融资融得少,一千万两千万的,我们不值得做,要是融得多,17、18个点甚至更高的融资成本小公司也承受不了。”该朋友毫不讳言地告诉记者:“金融机构都是嫌贫爱富的。你越是有钱,他越是想把资金以很低的成本贷给你,你越是没钱,你即使用高成本也难以拿到贷款。”
今年以来,随着货币政策的持续收紧,中小企业面临生存大考牵动亿万人心。监管层加大对小微企业扶持的声音也不绝于耳,从“银十条”到“国九条”,政府的努力越来越有了实质性的内容。
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小企业贷款余额10.1万亿元,占企业贷款余额的29.5%,占全部贷款余额的19.1%。小企业贷款余额占比环比增长0.2个百分点和0.7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增长24.3%,比全部贷款平均增速高8.4个百分点,连续3年实现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增量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的“两个不低于”目标。
但企业和银行各自的感觉却是冰火两重天。银行数据显示为小企业增加了很多贷款,但小企业依然没有感觉到银行的温暖。这又是为什么呢?
于本月面世的中国首批区域集优票据曾得到了业内的交口称赞,由地方政府设立偿债基金主导融资规模的模式被认为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金融解”,但一位自称是佛山市区域集优票据担保机构工作人员的网友发帖称,参与区域集优票据发行的企业大部分都是有一定规模的,销售额至少在两个亿以上,大部分是拟上市的企业,不算真正意义的中小企业。这些公司对资金的需求并没有中小企业那么强,参与这个产品的主要动机是调整负债结构。
资金没有流到真正需要的企业中去,这似乎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由来已久的桎梏。但我们仍有理由心怀希望。
截至上周五,已有民生银行、兴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上海浦发银行、杭州银行共计1380亿元小微企业金融债获得银监会批准。若将仍在等待“走流程”的方案计算在内,拟发行扶持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的规模已达到2100.8亿元左右。虽然相比于小微企业庞大的资金需求缺口,2000亿元的规模似乎并不能解决多少问题,但至少这是只给单户500万元含以下的真正的小微企业的“救命钱”。
在银根紧缩的当前,如何使有限的资金流入效率高的产业中,提高资金使用率,或许才是解决中小企业资金链问题的正道。(侯美丽)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