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土地财政依赖症”进入关键期


作者:赵洋    时间:2012-01-12





  破解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症”已经进入关键时期,如何能有效化解,成为各方关注焦点。有专家建议,要想改善这种局面,根本上需要进行财政体制改革,同时对于土地出让制度还须进一步完善。真正解决土地财政的问题,首先要改革现行的征地制度,同时,还得改革政府经营土地制度,调整地方税收来源,以此消除地方过度卖地等存量透支行为。

  房地产调控的持续深入,让一直依赖“土地财政”的地方政府倍感压力。

  压力首先来自土地出让收入的下滑。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最新统计,2011年全国130座城市土地出让金总额为18634.4亿元,同比减少13%。其中上海土地出让金1260亿元,位居全国第一,但与去年相比减少16.7%;北京位列第二,同比减少37.9%,降幅非常明显。与此同时,随着调控的深入,全国土地流拍现象增多,中原地产统计,2011年,全国130座城市土地流标近900宗,同比上升223%。特别是去年最后两个月,土地流标数量就达到近300宗,其中居住类占到50%。

  压力之二来自地方政府债务的即将集中到期。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地方政府上马大量投资项目,各级政府融资平台进行了大量融资,随着时间的推进,其中不少债务将进入还款期。此前审计署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我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共计约10万亿元,从债务到期时间看,逾50%将在2011年至2013年到期。这就意味着,2012年、2013年将是地方政府还债的高峰期,如果土地出让金的下降趋势延续,地方政府债务还款压力将成倍放大。

  压力更在于未来几年保障房建设、水利建设等资金的大量需求。按照相关规定,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收入中,10%需定向用于保障房建设,10%用于教育领域,还从2011年7月开始,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此外,地方政府还有数量庞大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待投入。特别是,随着未来几年保障房建设的加快,保障房资金的巨大缺口,无疑给各地方政府以较大压力。

  地方政府之所以压力巨大,最根本的因素,是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高度依赖,且这一依赖由来已久。土地财政是地方政府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有研究表明,土地招牌挂政策实施以来,地方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来自土地出让收入,土地财政已成为很多城市地方经济发展所倚赖的模式。从“十一五”时期看,全国土地出让成交总价款累计超过7万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中,土地出让成交总价款占比从2006年的38.9%,增长到2010年的65.9%,这充分表明地方政府对土地收入的依赖越来越大。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是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关键时期,此时破解土地财政依赖,对于“稳中求进”的经济工作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破解土地财政依赖症,是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有效落实的需要。在此前两年的房地产市场调控中,部分措施落实不到位,或者有些措施被变相松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房地产市场调控,动了地方政府的“奶酪”。由此而产生地方政府与中央调控措施的博弈,比如限购政策的宽松、地方政府房价调控目标的虚设等。如果能够有效破解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高高在上的土地价格将不复存在,高房价下降的空间将有效打开,地方政府在落实调控措施上也不会再束缚手脚,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将得以有效落实,房价也必将会加速合理回归。

  破解土地财政依赖症,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在过去几年,地方政府为追求经济增长,大量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大量上马工业园区、房地产项目等,经济增长较多地依赖城市扩张,这造成了土地大量征用与出让。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未来几年经济发展的主线。为抓好这一主线,实现方式转变、结构调整,国家已经出台诸多措施,也不再强调房地产市场的经济支柱地位。因此,让地方政府摆脱对土地出让的过度依赖,有利于加快各地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方式转变。

  可以说,破解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症”已经进入关键时期,如何能有效化解,成为各方关注焦点。

  有专家建议,要想改善这种局面,根本上需要进行财政体制改革,同时对于土地出让制度还须进一步完善。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咨询委员黄小虎认为,真正解决土地财政的问题,首先要改革现行的征地制度,同时,还得改革政府经营土地制度,调整地方税收来源,以此消除地方过度卖地等存量透支行为。

  此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和房产税改革试点,合理调整消费税范围和税率结构,全面改革资源税制度,研究推进环境保护税改革。实际上,从国外经验看,作为一个完善地方税制的举措,房产税是支撑基层政府财力的主要税种,对县级及以下公共教育、医疗等支出,房产税都是重要支柱。对于我国而言,房产税将是财税配套改革中的重要一环,未来同样有望成为地方税体系中稳定的支柱型财源。(赵洋)

来源:金融时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