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1到2012 电商何去何从


时间:2012-01-18





  最近收简历,发现有不少来自电商公司的求职者,某家知名团购网站的一个部门,同时有三个人向我们投来简历。想起几年前,不少人脉资源丰富、能力出众的媒体同仁前赴后继地涌向电商行业,恍如隔世。经常听人说传统媒体已经属于夕阳行业,但当一个“夕阳行业”瞬间成了那些象征着“早上八九点太阳的孩子们”跳槽目标的时候,你不得不承认,这个世道变得真快。

  变化的不是媒体,而是电商。进入2011年下半年以来,关于唱衰电商的声音不绝于耳。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不仅是媒体等外部机构在唱衰,就连电商从业者及其背后的投资人都开始“与自己所属的那个阶级”做切割。电商也由最时髦的创业词汇,逐步变成了任人调侃和唾弃的贬义词。要知道,仅仅2011年,中国电商行业就已经吸引了约40亿美元的投资,在这个圈子里,没有融过资的创业者和没有砸过钱的投资人,出去都不好意思见人。但是,在2012年前后,香饽饽变成了烫手的山芋。

 以往对电商模式的批评,大多集中于技术层面,比如品类上做精还是做多,要不要自建物流,营销成本该占多大比例等等,基本属于方法论范畴;而这次论战,则上升到电商究竟能不能盈利以及靠什么盈利、是商业模式还是一场骗局等根本性问题,这就属于世界观的范畴了。说白了,以前争议的焦点在于朝哪个方向走,现在则是你走的是不是一条死胡同。

  这不由得让人想起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灭的时候,以Web网站为代表的新经济所受到的种种质疑,那时的绝大多数公司不仅盈利模式赚不赚钱不清晰,而且商业模式通过什么赚钱也大多无从谈起。很多公司死掉了,但那次泡沫的一个“精神传统”却始终存留于互联网创业者和投资人的心中:要有概念、要抢市场,然后IPO;至于盈不盈利、何时盈利,那至少是IPO以后的事情。

  以SNS为标志的Web2.0网站是这种精神传统的最踊跃的继承者,经过七、八年的大浪淘金,终于熬出个Facebook。但是,作为1.0时代的老兵,电商无论是在盈利模式还是在商业模式上,十几年来都没有根本性的改变,而烧钱的规模却越来越大,两极分化也越来越清晰:没融资的赚点小钱,融巨资的赔大钱。当上游资本市场日趋紧缩的时候,靠砸钱起家的下游创业者自然会受到伤筋动骨般的牵连。

  对于坚挺电商模式的创业者来说,反击质疑的最有利说辞就是,“我们给消费者提供了这么丰富、这么便宜的产品,怎么能被质疑呢”?对于质疑派来说,他们的论据看上去也很“给力”:电子商务就是买货卖货,如果天天拿投资人的钱去补贴消费者,这个模式何谈持久性?

  但是,如果跳出来看呢?一个经历过2001年、2008年两轮资本寒冬的模式都没有在市场上消失,它一定会在2012年挂掉吗?IDG合伙人章苏阳说,“别以为2000年有教训,其实没有用。所以有一帮人是这样做的,过了几年就忘了,还是重犯,好了伤疤忘了痛。”

  2012承载了太多预言,对于中国电商而言,它也许和2001年没啥区别:有人倒下了,有人挺过来了,有人升职了,还有人跳槽了。故事的主角不停在变,但故事本身没变。

来源:创业邦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