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谨防揠苗助长


作者:郭仁    时间:2012-02-09





据媒体报道,为支持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相关部门正在制定一揽子支撑政策,有望于近期集中发布。其中,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组织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课题已经结题,正在加快研究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国家发改委牵头编写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将于上半年出台。各相关部门都异常关注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将其视为突破口,作为调结构实现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


由此可见,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发展中一片炙手可热的热土,各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势头方兴未艾。形势令人振奋,但新兴产业的成功不可能“一口吃成胖子”。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有脚踏实地、步步为营的精神和毅力。那么,在当前条件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节点在哪里?


笔者认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的不是一哄而上的投资热,而是脚踏实地的研发创新。所以,在产业转型升级特别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具体路径、技术选择特别是项目决策上,政府没有必要规定或者强求企业如何做,或者以高强度补贴的方式诱使企业就范。政府单纯、一味的高强度补贴不仅不可能培养出真正具有竞争力的企业,而且会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从根本上扰乱技术创新的环境。要相信,让企业充分发挥想象力,它们中的大多数可以走上可行的技术创新道路和进行适当的技术路线选择。从而实现中国整个产业体系的转型升级,形成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总之,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的不是政府对企业强力补贴的揠苗助长,而是企业创新想象的更大自由空间和自负其责的技术路线选择;不是政府直接决定市场赢家,而是提供让更多企业参与竞争和合作的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郭仁)

来源:中国税务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