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能“创新”的企业


作者:闵杰    时间:2012-03-01





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安排了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重新制订了中小企业的认定标准,这些措施都是为了进一步鼓励中小型和微型企业的发展。同时,国家也一再强调要抓龙头骨干企业,鼓励兼并与收购,促进产业链的上下联动与整合,发挥大型企业的带头作用和规模经济效益。


  无论是对中小企业的扶持还是对大企业的鼓励,我们注意到这些政策都对创新型企业格外“关照”。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表示,2012年我国将出台一揽子中小企业扶持政策措施,重点支持创新型、劳动密集型、创业型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发展。刚刚发布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规划》中指出,“鼓励企业创新发展”,“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鼓励企业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着力提高基础软件的自主创新能力,重点攻克系统软件核心关键技术。强化创新引领。”可以看出,无论是发展大企业,还是扶持中小企业,企业的创新元素必不可少。


  发展创新型企业,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货币战争》这本书中将世界各个国家的发展路径分为三种类型:创新型、依附型和资源型。中国既不能走依附型道路,也不可能走资源型道路,那么只有创新型的发展路径可选。在企业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中,中国要想走创新型道路,必须靠创新型企业来实现,因此,扶持创新型企业是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选择。


  发展创新型企业,是软件企业的生存之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战略性、先导性产业,本身就是创新型的行业。在这个行业里的企业,没有创新无法生存。如何创新,如何发展引领市场潮流、符合市场需求、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创新技术和摸索出创新性的商业模式,对于软件企业来讲,笔者认为至少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坚持自我发展,不等不靠。市场经济的特征是竞争,竞争性强的企业才能在市场中胜出。而锻炼企业竞争能力的最好方法,莫过于企业自身要坚持独立发展的路线,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有意识地锻炼自我发展的能力。随着国家对企业的重视程度增加,企业的地位提升,企业的发展环境日益宽松,获得的政府资助和扶持越来越多,企业的日子好过了,但是,这并不表示企业可以依赖政府的资助存活。某位投资人曾表示,他投资企业的标准之一是看企业是否和政府的关系过于密切。如果企业特别崇尚与政府官员的往来,那么他必不会投资这类企业。从这点可以看出,投资者更看好企业在市场的自我发展能力。


  二是坚持压力发展,时刻保持危机意识。有压力才会有动力,才会时刻想着如何创新。信息技术市场瞬息万变,产品更新换代很快,这点无需多言。如何坚持压力发展,企业各有自己的办法。或者是设定更高的市场目标、技术目标,或者是制定更有竞争性的内部规则,总而言之,就是为了从内到外都营造压力的环境、危机的意识。谷歌是以创新闻名的企业,她在业界的地位对很多软件企业来讲已经是望尘莫及,但是最近她的管理者却公开表示了对企业创新性减弱的担忧,认为谷歌现在的市场份额大了,员工的福利好了,企业的创新性必然无法保持,因此,谷歌需要变革。


  成为创新型企业的方法还有很多,不管使用什么方法,选择什么路径,笔者认为,变是必须的,而这,正是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特征。(闵杰)

来源:中国电子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