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玉珠:国企背后沉淀着可怕的金融陷阱


作者:李仁平    时间:2012-03-14





“30多年的改革开放政策对中国经济发挥了不可想象的巨大作用,这是来之不易的成果。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应该思考什么?继续推动改革!更重要的是研究对自身体制的改革。”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工商联副会长,中钢公司董事长袁玉珠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

  他说,目前正在推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还有很大一块是计划体制时期形成的庞大统治机构,包括垄断企业以及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这些部门严重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他们控制的诸多权力应该研究,应该改革。

  袁玉珠看来,国有企业的最大隐患是其背后沉淀着的金融陷阱。他说,国有企业不是其自身的庞大,而是金融打造起来的一种庞大,金融投入的代价和国企创造的价值之间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现在没有人过问,如果这两个数据能拿到桌面上说,那将是非常惊人的、可怕的陷阱的存在。

  “53万亿存款,80%-90%的贷款都流向了大中型国有企业以及交通部、铁道部等大部门,资金来源于老百姓,但老百姓和百姓办的民营企业不能享受金融资源,民间享受不到福利,这不符合经济规律,也不利于国家的健康运行。”他同时提出,国家经济运行倚重国有经济的体系下,一旦几大国有企业出现金融崩盘,那后果将是不可想象的。

  袁玉珠说解决的办法很简单,“把金融投入和国企创造的价值分开对待,对国有企业实行一种具体化的审计和审查,这样才能让经济更加持续和稳进。”

  “中国能跨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步子很不容易,已经走出来又要走回头路,肯定不行,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已经进入市场经济领域。走回头路是历史的倒流,这是不可以的,不可以毫不动摇地坚持公有制经济,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发展经济。”说到此,袁玉珠有些激动,他强调说,如果不推进市场经济的话,实现民主政治将更加困难。(李仁平)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