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悠着点涨,请等一下民生!


时间:2012-03-28





  根据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发改委据此调整油价,似乎无可厚非。按照国家发改委价格司负责人的说法,成品油调价窗口早已打开,如果严格按照调价机制,此次的上调幅度应为700元/吨,考虑到各方的承受能力,最终将上调幅度定为600元/吨。


  虽说发改委推迟了调价时间、降低了调价幅度,显示出体恤民生的姿态。但是“两会”刚闭幕,发改委就给消费者送来成品油大幅涨价这份“厚礼”,国内成品油价再创新高,油价进入8元时代,让人郁闷。


  成品油涨价接轨快,降价接轨慢。几大石油巨头一面哭穷涨价,一面利润居高不下,让人难以释怀。虽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较高,国际油价上涨增加了炼油企业成本,但是石油企业是一个整体,石油企业整体利润如此丰厚,为何不能补贴炼油企业,内部消化涨价压力?石油巨头不想着内部挖潜力,而是把成品油涨价压力全部转嫁给消费者,恐怕说服力不足。


  成品油价频繁上调还给成品油下游产品带来了涨价压力,加大了民众的通胀预期,甚至会引发涨价连锁反应,干扰民众正常的生活秩序。因此,我认为,成品油价不能想涨就涨,成品油涨价,应该理清成品油的成本、利润关系。避免油价成本糊涂、上调过于频繁影响民生利益。


  数据显示,中石油2011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034.37亿元;中石化实现净利润599.60亿元。两大石油巨头利润快速增长,业绩的确了得。但是透过其业绩单,发现中石油、中石化的经营绩效凭借的多是资源红利和政策红利,特别是受惠于成品油价格机制。中石油、中石化经营业绩与其垄断地位相关,并没有多少带有技术含量的亮点,石油巨头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更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既然石油巨头利润快速增长,为何不放缓油价上涨的步伐,等一下背后的民生呢?石油巨头一面利润猛增,一面不断哭穷涨价,如何服众?尤其值得追问的是,石油巨头的超额利润将流向何方呢?中石油、中石化是花纳税人钱投资的大型国有企业,并非私人公司,每一个国民股东都有权对此提出质疑。发改委批准涨油价的同时,也应督促石油巨头对成品油成本支出与利润流向作出合理解释。(叶祝颐)

来源:中国审计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