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农民工就近工作,其现实路径就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发展,让小城镇更具吸引力
具体来看,目前推进城镇化、让农民就近就业至少要解决就业、住房、社会保障3大问题,这3大问题互为影响、互为支撑
近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如何让更多农民工在“家门口”上班,实现离土不离乡,从中央到地方都在进行积极探索推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2012年主要任务时就提出,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合理引导人口流向,让更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政府工作报告》同时提出,加强对农民工的人文关怀和服务,着力解决农民工在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子女入园上学、住房租购等方面的实际问题,逐步将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到农民工。
让更多农民工就近工作,是一条既符合我国国情,也符合城镇化科学发展的现实路径。改革开放30多年来,大量农民工外出就业,不仅为经济社会发展付出了巨大努力,也为改变农村人多地少的状况做出了突出贡献。道理很清楚。农民工背井离乡远行打工,舟车劳顿要耗费巨大的社会成本和经济成本;农民工舍家离子夫妻分离,小孩老人难以照应,要承受沉重的心理精神压力,带来系列社会问题;尤为突出的是,大量农民工进入大中城市超过了城市承载能力,既不利于城镇化科学推进,也不利于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调整。目前,我国外出就业农民工总体达到2.5亿人,尚有2.5亿农民将转移出来。试想,这么多人如果仅以大中城市作为就业目标,将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所以,让更多农民工就近就业、离土不离乡,就成为合理的现实选择。如何让更多人就近工作?现实路径就是积极稳妥推动城镇化发展。大量中小城镇就在农村周边,风土人情相传,文化习俗相近,减少了外出打工带来的许多经济社会问题;小城镇也是城市结构、产业布局、资源分布的有机整体,是扩大消费和发展经济的强劲增长点。正因为如此,近10年来我国城镇化发展取得了快速发展,城镇化率从2000年的36.2%发展到2011年的51.27%。
不过,增长较快的城镇化率一方面是经济快速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也会因基础不扎实而带来“伪城镇化”问题。比如,较快的城镇化率有低成本推进的原因,土地资源的低成本和劳动力低成本,农民进城的一些基本保障没有得到有效落实,等等。这就是为什么城镇化率提高了,但许多小城镇对农民工却缺乏吸引力的原因。所以,现在要做的就是如何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让中小城镇更具吸引力。所谓积极,就是要有发展的紧迫感,不等不靠主动推进;所谓稳妥,就是要遵循规律,从实际出发,不要追求增速而忽视城镇化基础建设。
具体来看,目前推进城镇化、让农民就近进城就业,至少要解决就业、住房、社会保障3大问题。这3大问题互为影响、互为支撑。没有产业支撑,农民进城之后无事可做,无法生存;不解决住房难题,农民终究做不了“城里人”,很难安居乐业;缺乏社会保障,医疗、教育、保险不到位,农民就缺乏安全感、舒适感和幸福感,难以在城镇持续发展。
因此,让更多农民工在“家门口”上班,尤需夯实城镇化基础,正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更加注重把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工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
来源:中国经济网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