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冷链物流“最先一公里”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12-20





  近日,中铁特货公司在河南漯河组织召开移动冷库现场推介会,向全国各地冷链物流企业、食品果蔬生产及商贸企业介绍移动冷库装备,同时就移动冷库市场需求、装备创新升级发展方向开展了座谈研讨。


  这不仅是一家企业的推介行为,也体现了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的共同关切。


  冷链物流行业贯通一二三产业,是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为加快农产品流通、畅通农村经济提供了支撑。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产业对生鲜运输、冷链物流的需求大幅提升。国家加大了对冷链运输的统筹安排和工作部署,出台了一系列规划。同时,在需求刺激下,商贸企业纷纷加大对冷链基础设施、装备、网络等的投入,冷链运输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得到大大缓解。


  与此同时,冷链物流“最先一公里”问题反而相对突出。广大农村地区是生鲜产品的主要生产地,近年来发展冷链物流的意识有了较大提升,不仅扩大了农产品上行渠道,也支持了山东大樱桃、丹东草莓等特色农产品地域品牌壮大。但农村地区地域广大,技术设施相对薄弱,冷链物流发展还存在短板,冷链物流有断链风险。


  我国对农村地区冷链运输发展十分重视,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建设“田头小站”等移动冷库,鼓励推广移动冷库、预冷设施等应用,完善果蔬“最先一公里”冷链配套设施。让规划落地见效,各地还需要进一步细化措施。


  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开展冷链基础设施建设。在农村地区建设冷链物流,不能盲目追求技术的先进性、设备的大型化,而是要根据当地的经济条件、气候、地形、电力等情况采取最适宜的方式。比如,相较于固定式冷库,移动冷库建造周期短、投入小、安装便捷、节能环保、移动灵活、可扩充性强。各地要加大投入,注重监管,引导生产主体结合实际合理集中建设产地冷藏保鲜运输设施,发展产地冷链物流设施设备租赁等社会化服务,提高产地源头冷链物流设施综合利用效率。各生产厂家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生产制造更多符合农村实际的冷链设备。


  另一方面,要注重衔接加大网络协同。农村物流点多面广,需要加强统筹协调。当前,我国冷链运输跨季节、跨区域调节农产品供需的能力不足。各地要积极将农村地区融入全国冷链运输格局,加强县乡村各级物流节点、运输路径等的衔接组织,构建稳定、高效、低成本运行的农产品出村进城冷链物流网络。鼓励电商、快递企业利用既有物流网络,整合产地冷链物流资源,提供更丰富的冷链物流服务渠道。同时,还可以发挥网络直播带货等作用,加强产地到销地直达冷链物流服务能力建设。


  此外,还要注重市场驱动的作用。在加大政府引导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激发市场竞争活力。要深化“放管服”改革,鼓励冷链物流企业创新业态模式,优化供应链,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在做好服务的同时不断做大做强。要加大政策引领,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更多向冷链物流基础薄弱环节配置,集中力量补短板、强弱项,夯实行业发展基础。要加大冷链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实现产学结合,为冷链物流的高质量、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作者:齐慧)


  转自:经济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