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态不会阻碍而会促进经济发展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7-03-2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以至于一些人认为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经济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其实,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经济并非不可兼顾,做得好还能实现双赢。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环境同样是生产力的要素之一,而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生产力要素。新形势下,必须深刻认识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经济之间的互促共进关系,在尊重生态环境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利用生态环境,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美国经济学家格鲁斯曼等人研究发现,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环境污染程度会随着国内生产总值、人均收入的增长呈一条倒U型曲线,即随着一个国家经济不断发展,环境污染由低趋高;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环境污染又由高趋低,环境质量逐渐得到改善。这被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目前,我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步入中高速增长阶段,经济发展方式正在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率型转变。可以说,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即将迎来“拐点”,进入绿色经济时代。此时,尤须科学认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作用机理,主动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


  在绿色经济时代,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一种互促共进关系,它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可以产生正向乘数效应。不过,在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由传统粗放增长方式向新兴绿色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部分领域和部分行业会经历转型的阵痛。我们应理性看待这种系统与部分、长期与短期的关系,而不应质疑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甚至在生态环境保护上驻足不前。当然,为最大限度降低生态环境保护在短期内给经济增长带来的下行压力,也应做好预案,注意疏堵结合,在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通过一系列支持性措施,帮助受影响大的地区和产业顺利度过转型阵痛期。


  从全局和长远看,生态环境保护不仅不会给经济发展造成阻碍,反而会助力经济发展。随着绿色生产生活成为人们的共识,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深入推进,社会生产力不断得到解放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局面就会逐渐出现。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生态环境保护会带动生物、材料、能源、电子等一系列高新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从而促进科技创新及创新成果产业化,拓展科技和经济发展空间。在此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新科技发明、新技术应用等还会被应用于其他行业,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第二,生态环境保护有助于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首先,国家和社会增加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带动内需增长。其次,保护生态环境会倒逼产业转型升级,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将被淘汰,绿色环保的高新技术产业、高级服务业将得到更快发展,这有助于增强我国企业和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还能驱动新能源设备、新能源汽车等绿色制造业发展。最后,生态环境保护能直接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节能环保产品、技术和工艺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形成广阔的市场空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收获越来越多的绿色发展红利。(吉林大学 曲金华 朱哲)

 


  转自:人民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双创”是新经济发展的动力来源

    “如何塑造以‘双创’为导向的新经济”“如何成为创新引领者”“中国会成为下一个硅谷吗”……近日,在南开大学召开的第四届全球创新创业会议上,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就中国与全球创新经济如何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2017-05-25
  • 城市经济发展最应珍视生态环保

    城市经济发展最应珍视生态环保

    第46个世界环境日,我国确定的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的就是动员、引导社会各界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意识,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2017-06-18
  • 共享经济发展要快更要好

    共享经济发展要快更要好

    从共享交通工具到共享住宿、餐饮、护理,共享经济在飞速扩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个人信息泄露、资源浪费、不公平竞争等问题。
    2018-06-04
  • 中国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中国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我国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经济运行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向好态势,经济结构持续优化,高质量发展取得...
    2018-08-16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