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是立国之本、制造业是强国之基,全国大多数市县工业仍是立县之本、强县之基。要保持工业合理占比,发挥好对县域经济的支撑带动作用,更好地夯实产业基础,提升县域工业基础能力。”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近日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办的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论坛上表示。
县域是我国经济发展、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改革开放40多年来,县域经济对国民经济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会上,发布了 《中国县域工业竞争力地图》 《2020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市)发展报告》 (以下简称 《报告》)。与会专家表示,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我国县域工业经历了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加快构建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进程中和即将到来的 “十四五”时期,我国县域工业又将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期。
提升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
“加强工业基础能力建设要紧扣制造强国和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基础能力是工业整体素质的核心和竞争力的体现,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石。”李毅中表示。
李毅中强调,要保持工业合理占比,发挥好对县域经济的支撑带动作用,要把县域工业纳入当地城市群、都市圈的产业体系中,要根据当地资源禀赋、环境容量、产业基础、市场状况以及历史传承确定优势产业,形成 “块状经济”。同时,要适应 “双循环”新格局,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提升产业链水平满足市场需求,带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乡镇企业改造提升、重组集聚,产业园区是成功模式。”李毅中表示,多种形式的产业园区促进了资源优化、人才集聚、技术互通、信息共享、开拓市场,实现了产业集聚、转型升级。
李毅中强调, “基础能力”是数字化的基石,是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工业企业相差各异,相当一部分企业还不到谋求 “智能化”的阶段,要补欠账、强基础。同时,要开展创建 “专精特新小巨人”和 “制造业单项冠军”行动,提升工业基础能力。
对于疫后县域工业经济以及中小微企业如何发展的问题,李毅中说:
“稳定县域经济是疫后恢复振兴经济的重要方面。”李毅中指出,各地政府和部门应该多征求意见,要在帮助企业去库存、增订单、补资金、减税费上下功夫。比如,要用工贸结合、产销对接,把产业链的堵点打通;利用网销云购、线上线下、直播带货、打折让利等新销售模式,拉动消费。
占据全国工业半壁江山
作为国民经济基本单元和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工业获得了长足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二级巡视员解三明指出,在改革开放、高速发展的浪潮中,县域工业综合实力持续提升,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内生动力持续增强,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迭代更新。
“县域工业在全国工业经济中起着中流砥柱作用。2019年,县域经济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0%以上,特别是县域工业经济占到全国工业的半壁江山,是我国工业健康发展的压舱石和稳定器。”解三明说。
解三明指出,县域工业是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县域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及时推进产业链,首先走出经济发展、疫情防控同步发展的新局面,为全面恢复工业产业链发挥了重要作用。
解三明表示,县域工业的内生增长动力正加快形成。近年来,县域先进制造业不断壮大,智能制造加快推进,众多的县 (市、区)主导产业在新旧动能转换中成长、成熟,增强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活力。
此外,融合发展不断深化。一些县 (市)积极布局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领域和应用场景,取得了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发展的明显成效。
解三明表示,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 “十四五”发展及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县域经济要紧紧抓住发展机遇,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主动适应国内外形势、新格局和新产业发展趋势,按照国家重大区域战略的实施要求,加快推动工业特别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解三明建议,县域经济要加快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打造成为 “双循环”创新发展的前沿阵地,加快融合赋能业态发展。
“双循环”重要载体
工业百强县 (市)、百强区是两类县级行政单位工业发展的典型样本和先进示范,当前工业增加值分别达到4.5万亿元和5.8万亿元,占全国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到14.8%和19.1%。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胡坚波介绍,2020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分布于17个省 (区、市),江苏、浙江、山东合计占据56席,多数百强县 (市)依托中心城市辐射,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资源、产业和人口的协同发展。从贡献看,2019年,百强县 (市)GDP合计达到9.4万亿元,对全国经济贡献总体超过10%,是我国工业经济的稳定器,也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发展开放性经济、推动形成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载体。
《报告》显示,我国工业百强县 (市)主要聚集在东部省份,江苏、浙江数量和排名都较为领先,由东向西呈梯队式扩散。百强县 (市)是我国县域工业经济的稳定器,其经济贡献突出,需求总体平稳,创新驱动加快,区域战略地位凸显。同时,我国县域工业经济也存在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产业集聚协同程度低、创新体系建设薄弱、园区管理模式滞后等问题。
胡坚波表示,县域经济是中国经济社会最基本的地域单元。在即将到来的 “十四五”时期,县域工业处在重大发展机遇期,具有巨大发展空间。
《报告》指出,目前我国县域工业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主要有协同化发展、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增强,城镇化提速、产城融合发展模式创新加快, “双循环”构建、工业经济内生发展动力激活,集群式发展、县域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加快等。(曹雅丽)
转自:中国工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