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所有的新生事物一样,区块链正在经历一场是非争论。在其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概念炒作、融资骗局等现象掺杂其中,给行业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但也不可否认,区块链作为一种底层技术将会深度影响和改变传统行业的运作逻辑,从底层带给传统行业一次新的能量释放。业内人士表示,其实野蛮生长过后,行业终将回归理性。
“区块链技术发展目前虽不成熟,但也令人鼓舞,将来很可能就如同网络支付、网络购物、网络约车一样,覆盖应用、惠及大众。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中国的区块链应用研究近乎与世界同步,处于领先地位,已经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我们也有着重要的话语权。”在近日举行的北京金博会区块链论坛暨2018中国区块链应用研究中心首届年会上,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魏迎宁表示。
新时期 适度监管引重视
目前我国区块链产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工信部信息中心发布的《2018中国区块链产业白皮书》显示,截至2018年3月底,我国以区块链业务为主营业务的区块链公司数量已经达到了456家,产业初步形成规模。
高速发展的同时,区块链行业也产生了一些泡沫,导致行业乱象丛生。如,盗币、黑客攻击、ICO失败、融资骗局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区块链创业企业、用户和投资机构等的信心,并给其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不过,作为一项前沿技术,区块链已经引起了国家层面的重视。2016年10月,工信部发布了国内首个区块链官方指导文件《中国区块链技术与应用发展白皮书》。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巡视员李颖曾公开表示,将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密切关注国际发展前沿动态,深入分析区块链对经济的影响,推动规范区块链行业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氛围。加强区块链核心能力建设,引导企业参与国际开源社区建设,探索建设国内区块链开源社区。各地政府也积极从产业高度定位区块链技术,政府体系和监管框架逐渐完善。
太一云董事长邓迪表示,现在中国区块链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区块链赋能信用成为趋势,但前提是区块链行业本身要重建自己的信用。“过去的一年,一些‘有毒’的数字资产给整个行业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国家也出台了非常多的监管措施。这些问题不能单纯地依靠监管解决,整个行业需要找到自己的一种方式,要重新出发,建立起更加符合社会和行业的信用原则。”
除了重建信用之外,邓迪还着重阐述了建立区块链监管沙盒的必要性。他说:“如果中国能够提出恰当的监管沙盒或者区块链特区的概念,能够让跟监管部门沟通比较好的企业和创业公司在里面进行先行先试,能够切切实实地将区块链降低交易成本、建立社会信用的功能建立起来,那么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将会起到一个特别大的作用。”为了尽快推动区块链应用落地,邓迪已联合一些行业优秀资源,着手在江西赣州建立实验沙盒。
谋发展 服务实体经济是方向
任何一项技术,只有落地应用才能真正普惠大众。“下一轮真正能够引起全社会对区块链再次关注的无非就是落地再落地,通过链改的深化把传统行业更好地和区块链结合,而不是概念炒作。”中国区块链应用研究中心理事长郭宇航表示。
中国建设银行原董事长王洪章介绍说,近几年,区块链已被广泛应用于保险和票据交易当中,很多银行包括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都成立了区块链研究室,研究和探索区块链技术应用。“很多区块链技术公司希望用区块链的技术改造和服务银行客户,我们可以说,区块链最有望落地的就是银行,当然也包括其他的金融行业。”
提到金融行业,金融风险是不得不防范的一个问题。郭宇航表示,今后三五年,防范金融风险、打击不良的伪创新将成为主流。除了防范风险之外,郭宇航也希望政府能够针对创新创业建立起新的机制,推动区块链技术进一步发展。
“现在金融业正值寒冬,市场上有大量无法识别的风险,一方面金融业资金放量减少,一方面大量中小企业却嗷嗷待哺,得不到金融的精确支持。”王洪章表示:“这里存在诚信问题,诚信的基础是信息的真实和不对称问题。新的技术特别是区块链技术能否在解决因为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问题,这可能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区块链技术要在去伪存真、交易透明、保障安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方面研究、开发和应用,切实为实体经济提供技术服务。”
今年以来,监管部门清理整顿境内虚拟货币交易场所和ICO活动的举措不断升级,明确提出通过发行所谓“虚拟货币”“虚拟资产”“数字资产”等方式吸收资金,侵害了公众合法权益。
郭宇航认为,无币区块链已经成为中国区块链政策的主要方向,投资者、创业者,包括监管方都要顺应形势,在这样的前提下发展区块链技术,也许能够发展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块链行业。
“区块链发展到今天,回归理性很重要,要从仅用来支持比特币等货币记帐和交易逐渐在金融、物流、征信等领域找到可用的场景,也就是要更多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王洪章表示。
中国食品链总经理范金刚则表示:“我们提倡用链改的思维指导整个实体经济的行为,二者结合起来改良生产关系,区块链行业懂得用民主自治的思维,包括Token经济的思维。这就需要一个艰难的发展过程,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未来还是有可能成功的。”(记者 崔彩凤)
转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