酝酿10年之久的环保税终于要来了。由地方按需设定的征收标准于近日密集公布,大气污染、水污染、固废及噪声4项应纳税额,逐渐明晰起来。
(图片来源:互联网)
值得注意的是,煤炭、火电、石化等能源行业的“排放大户”,均被列为重点监控(排污)纳税人。不少专家表示,尽管短期内,行业需做好成本上涨的准备,从长远来看,环保税将为能源行业的治污减排带来利好,并推动企业“减负”。
煤炭、火电等行业成重点
环保税,我国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后的首个“绿色税制”,由现行排污费“税费平移”而来。这意味着,明年1月1日开征后,运行38年的排污费制度将成为历史。
在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志青看来,由“费”改“税”,是通过税收调节的杠杆作用,倒逼企业主动减排,增强刚性执法以减少环境污染。
“现有排污费标准,并不能真正体现环境治理的社会成本,与治污投入相比,甚至远远不够。从调研结果来看,一些治污压力较大的企业,征收初期缴纳的环保税,相比排污费会有所上升。”李志青估算,届时环保税的年征收金额至少是排污费的1-2倍。
统计数据显示,2003-2015年,我国累计征收排污费2115.99亿元,涉及企业500多万户。其中,2015年的征收额为173亿元,仅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收入比重的0.02%。在“费改税”的推动下,中央财经大学研究团队预测称,环保税规模将远超现行排污费,年征收或达到500亿元。
在诸多纳税人中,火电、煤炭、采矿、化工、石化等14个重污染行业,被列为重点监控(排污)对象。“这些典型的‘排放大户’,主要是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比较集中的高排放行业。”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副会长骆建华说。
推动企业实现“减负”
环保税开征在即,几家欢喜几家忧。北京高安屯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相关负责人说,根据“国标”,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场所达到相关标准,即可享受免征。“只要符合国家及地方排放标准,过去每年100多万元的排污费,便节省下来。”
江苏一家被列入重点监控行列的企业负责人说:“江苏省征求意见稿中的征收标准,远高于‘国标’及其他地区标准,一旦开征,是否会加重企业负担?”
对此,李志青说:“环保税本质上是一种污染的‘从量税’,企业纳税越多,排放成本就越高。从长远来看,环保税可为企业‘减负’。同时,环保税负差异,最终将带来产品价格、生产规模等差异,好企业从中受益,差企业被挤出市场。”
不过,李志青也坦言,由于煤炭、火电等高污染行业,本身就是环境监管的重点,企业表现也相对较好,污染物进一步削减的空间并不大。减排才可减税,企业若未达到减排比例,就得足额缴税。再加上部分地区较高的征收标准,企业还需做好短期内成本上升的准备。
与此同时,部分行业的特殊性,也影响着环保税的落地。
中国煤炭经济研究院煤炭上市公司研究中心主任邢雷表示,尽管原则上遵循“税费平移”,部分地区的征税标准,实际却远高于现行排污费。在标准上浮的情况下,受制于开采技术、地质条件等因素,煤企很难在短期内做出迅速反应。
对火电行业而言,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理事长王志轩说,从理论上看,在上网电价和终端电价仍主要由政府调控的情况下,征税多少,企业成本即相应增加。这种“增加”基本不会对企业构成影响。
“一方面,我国火电企业的排放标准现为世界最严,并通过环保电价传导到社会。对剩余排放的污染物征税,空间相对较小。另一方面,环保税若按环保税法的基本原则确定,而不是由地方政府过高提高标准的话,其占据发电总成本不到1%,且因是‘费’改‘税’,影响可以忽略。”王志轩表示,由于已实行严格的强制性排放标准,对火电行业征税,其实已很难起到控制污染物的作用。
治污不能仅靠“一种税”
“相较环保税本身,企业应更多关注环保工艺及治理技术的提高。”邢雷表示,仅靠一种税来改变环境,作用并不大。征税并不是最终目的,根本上要促进企业减排,仍需依靠技术进步。
李志青进一步阐述了企业应对的几种可能。他说:“一是继续生产和排污,缴纳相应的环保税;二是减少排污和生产规模,降低环保税成本;三是维持生产规模,但采取清洁生产技术,降低环保税成本。”
他表示,应对的最好办法,在于企业整体运行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只有采用越来越先进的技术,生产过程越来越清洁,环保税成本才能降低。排污效率低、处于环保边缘的企业将在竞争中失去优势。
在征收形式方面,王志轩表示,“费转税”其实是行政规定向法律法规的转变,企业缴税成为刚性要求。“过去,部分企业存在侥幸心理,并未足额缴纳排污费。环保税开征后,这部分费用不再留有余地,企业必须依法缴纳。这对企业的排污量准确规范核算提出新的挑战。”
“环保税不仅为环保产业带来利好,也为更宽泛的绿色产业提供机会。”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蓝虹表示,环保税执行力度的加大,将为“三废“处理企业带来利好,并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第三方治理,扩大环保产业蛋糕。(朱妍)
转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