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高新区发展大数据产业的经验与启示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7-07-12





  随着贵阳将大数据产业作为发展战略,社会各界人士络绎不绝地到贵阳高新区考察,华为、阿里巴巴、腾讯、戴尔、惠普、甲骨文等全球知名企业都将目光聚焦于此,洽谈大数据产业投资合作事宜。
 
  贵阳高新区发生了什么?贵阳高新区大数据产业为何能够异军突起?近期,科技部火炬中心到贵阳高新区进行调研,深入走访10余家企业,与贵阳市、贵阳高新区有关负责人及企业机构代表进行专题座谈交流,了解贵阳高新区发展大数据产业以及众创空间建设情况。本文根据调研素材和座谈交流情况,对贵阳高新区大数据产业发展的主要成效和经验进行梳理,对创新驱动、新经济、众创时代特征下贵阳高新区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理念予以呈现,以期对我国西部地区高新区发展提供参考。
 
  大数据成为国际竞争新的制高点
 
  随着互联网、移动终端和数据感应器的出现,大数据资源正演变成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大数据产业已经成为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制高点。美国、法国、英国、日本、加拿大、新西兰、德国,以及印度都在大数据领域进行了战略部署,以迎接大数据技术革命正在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2013年以来,随着大数据上升为我国的国家战略,全国部分省区也开始谋划和布局大数据。
 
  贵阳高新区与世界同步进入大数据时代。2013年,中国电信数据中心落户贵安新区,开启贵州发展大数据产业元年。同年,贵阳市政府与中关村管委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加强“创新驱动、区域合作”,携手共建中关村贵阳科技园。2014年2月,贵州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的战略决策,并出台《关于加快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若干政策的意见》和《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规划纲要(2014-2020年)》。2014年6月,为加快推进大数据产业发展,贵州省成立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领导小组。2014年7月,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快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2015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同意贵州省创建“贵阳·贵安国家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区”,贵阳高新区正式启动总规划面积14.24平方公里的大数据产业园建设。贵阳高新区借助北京·贵阳创新驱动区域合作平台,高位对接的重大机遇,融合外来创新动力和内生发展动力,依托大数据产业抢占创新制高点,全力打造经济发展升级版。
 
  贵阳高新区具备发展大数据产业的比较优势。能源优势,水煤资源丰富,电力装机超过4000万千瓦,大工业电价处于全国第24位,在价格方面具有竞争优势,能够为大数据企业提供高可靠、高质量的电力供应。区位优势,贵阳高新区所在地是大西南重要的出海通道交汇点,川黔、湘黔、贵昆、黔桂铁路干线与正在规划建设的成昆、渝黔、沪昆、贵广高速铁路干线交汇于此,新开通高铁通行的火车北站也位于贵阳高新区内。产业集聚优势方面,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核心区已建成,北京·贵阳大数据应用展示中心对外开放,贵阳高新区中电云计算中心投入运行,贵阳市数据交易市场、亿赞普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中兴通讯智能终端项目、贵阳综保区惠普金贸云平台正式落地,大数据产业集聚效应初显。政策优势,贵州省政府成立大数据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围绕发展大数据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整合并成立了“一办、一中心、一企业”三位一体的组织架构,政府强力推动部门数据资源整合、业务系统迁移、大数据应用,“政府带动、市场主体”的大数据生态正在逐步形成。后发优势,相较于发达地区,这里信息化水平和数据资源开发、整合水平相对较低,在数据资源汇聚、整合方面的障碍相对较小,代价、成本相对较低,现有的数据敏感程度相对略低,数据整合、交换等方面的风险相对可控。
 
  集聚创新要素 搭建大数据产业平台
 
  近年来,贵阳高新区通过挖掘数据资源价值,集聚大数据创新要素,搭建大数据产业平台,发展大数据产业,形成了国内首家大数据产业集聚区,成为西部地区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的样板,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产业生态初步形成。贵阳高新区以大园区推动发展大产业,按照高水平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水平招商、高水平服务的总要求,全面提升园区总体规划,不断优化园区布局,为大数据产业项目落地创造良好条件。目前,共有大数据及关联企业150余家,产业规模达605亿元,已形成了“一廊三园七中心”的空间布局体系和“一龙头三配套八平台”大数据产业发展新格局,良好的大数据产业生态体系已初步形成。
 
  二是创新要素快速集聚。贵阳高新区以大平台集聚高端要素,借助京筑创新驱动区域合作契机,全力打造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核心区、展示区、引领区,通过建设国际人才城、大数据应用展示中心、云计算中心、中科院创新园等一批高端平台,夯实区域内生发展动力。目前,共集聚了100多家骨干科研平台、40多家科技服务机构、5万余名优秀科研人才(其中两院院士13人,中央“千人计划”专家6人,创新创业核心团队50余个)。
 
  三是示范应用成效显著。贵阳高新区以大服务带动大应用,加快推进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和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建设,实现大数据在政府治理、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目前,食品安全云、电子商务云、社区服务云、智慧农业云、智能交通云等20朵“云”已成功落户,“云上贵州、数聚贵阳”发展态势正在形成。
 
  全产业链布局 以大数据引领转型升级
 
  在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过程中,贵阳高新区按照“四抓四促”的思路,采取引项目、搭平台、建通道、拓链条、促集聚等措施,加快数据中心、呼叫中心、云计算、高端制造、智慧城市建设,遵循云—端—网—应用—金融大数据的路径,进行大数据全产业链布局,以大数据引领转型升级,为西部地区高新区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
 
  第一,通过深化改革增强内生动力。作为贵阳市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主战场,发展升级版事业中的“急先锋”和“顶梁柱”,如何围绕“高”、“新”、“转”做文章,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成为贵阳高新区的关键课题。在路径选择方面,贵阳高新区把握新经济时代来临的机遇,选择大数据产业作为发展方向。面对新机遇、应对新挑战,贵阳高新区打破西部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底气不足的传统思维,借助京筑创新驱动区域合作契机,探索形成发展大数据产业的数据资源开放与市场交易机制,智慧城市治理模式机制,大众大数据创业孵化机制等三大创新机制,走出一条推动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改善的双赢之路。
 
  第二,通过开放合作提升创新能力。将扩大开放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深入推进与北京市、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的合作,通过开放来引进模式、引进技术、引进人才、引进理念,实现与先进发达地区的高位对接,推动大数据产业跨越式发展。密切与跨国公司、央企的合作,瞄准大数据前沿技术和应用,引入外部从事大数据应用研发和运营的创业团队、研究机构、产业组织落户,提升大数据创新资源聚集度。实施开放的人才引进战略,实施“黔归人才计划”,通过“候鸟式工作模式”吸引高端人才,联合建设研究平台培养高端人才,打造人才高地。
 
  第三,通过大众创业挖掘发展潜力。顺应网络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趋势,贵阳高新区加快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和众创空间建设,为创客、极客等大众创业和依托互联网的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涌现提供基础性支撑平台,围绕联创办公、创客智造、创客生活、创客学校“四创合一”功能定位,打造大数据创新创业示范城市。重点推进“播种吧”“启林创客空间”“互联网+空间”“SNSOS梦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建设,设立打磨车间、木工车间、CNC(数控机床)车间等多个DIY车间,建设与全球范围创客无缝对接的24小时视频会议系统,大力培育朗码信息、博大智能终端、贵州天控、高新网用、翔明科技等本土互联网企业,重点支持新三线咖啡、创客FLex等创新创业孵化平台,举办创客沙龙、创客嘉年华、全球创客挑战赛等活动,建设冥想湖、筚蓝街等配套服务设施,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激活科技创新能量,造就成千上万的大数据产业生力军。
 
  第四,通过完善服务激发市场活力。改革机构设置、法律规章和政府运行模式,实现政府数据开放和完善政府治理,从保证数据安全、防止数据垄断、加强法律创新方面强化政府管理。大力推行无纸化、移动式办公,搭建微信平台,开启“微政务”新时代,通过“微政务”挑起“大服务”、服务“大民生”、解决“大问题”,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服务能力,架起企业与政府的连心桥。运用大数据改善政府管理,建设“数据铁笼”,在全国率先实现政府数据资源的统一存储、集中管理、全面共享,“一网打尽”、“一查到底”、“一令通”、“一键达”等公共管理和行政服务由理想成为现实,行政审批和行政服务平均办理时限由22.6个工作日缩短到10.9个工作日。推行问题导向工作法,实行“问题征集、平台挂号、解决销号”,形成以问题倒逼督查、以督查倒逼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开展“问诊项目·服务园区”专项活动,明确每周五下午由两名区领导分别带队深入一线,“面对面、零距离”征求企业意见、为项目提供服务、解决企业实际问题。
 
  坚持以大数据走绿色发展之路
 
  虽然身处西部地区,但贵阳高新区没有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逐步工业化发展老路,而是敏锐地捕捉和把握住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时代带来的历史机遇,选择大数据产业作为发展方向,并通过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赶超优势,与科技创新密集区实现高位对接,迅速发展大数据产业,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的绿色发展路径,也为西部地区其他高新区如何摆脱发展路径依赖,如何发展新兴产业,如何加快提质增效带来一些新的启示。
 
  一是保持绿色发展定力。西部地区高新区首先要保持发展定力,理性看待资源环境约束压力加大的经济发展新常态,坚定不移推动发展升级。西部地区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理念,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把保护生态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是探索发展新路径。西部地区高新区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把握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互联网+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带来的发展机会,大胆解放思想,坚持创新驱动,创新产业组织方式,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
 
  三是实施开放带动战略。西部既要大开发,更要大开放。各地政府要立足全球视野,积极主动作为,扩大开放合作水平,营造公平市场环境和良好创业环境,依托开放带动创新,实现与先进发达地区的高位对接,通过管理方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聚集创新的理念、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推动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努力实现西部地区“后发赶超”。(科技部火炬中心 庞鹏沙)
 


  转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我国大数据产业取得三大成效

    我国大数据产业取得三大成效

    自2011年11月,国内第一篇大数据报告发布以来,大数据行业发展波澜壮阔。2015年大数据正式成为国家战略,标志着发展大数据、运用大数据、以大数据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改善社会治理、增强国家安全保障,成为社会的共识。
    2017-08-28
  • 大数据产业:特色集聚化发展格局逐步形成

    大数据产业:特色集聚化发展格局逐步形成

    2017年以来,大数据产业政策继续加速出台,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取得突破,大数据学科建设以及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不断深入,创新体系不断完善。
    2017-10-31
  • 深化与实体经济融合 推动大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

    深化与实体经济融合 推动大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

    深入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实现大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
    2018-10-27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