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首次在南海神狐海域试采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成功,一时成为坊间热谈。可燃冰究竟对哪些行业带来影响,蕴含怎样的市场商机,船舶行业如何分享这一盛宴,成为业界关注的话题。
(资料图片 来源于网络)
A 利好多个行业
中国本次可燃冰试开采成功,必将促使全球主要国家加大可燃冰开采技术的资源投入,相关固定配套资产投资有望提速,海工平台装置、海上钻采设备、LNG运输船舶、油服设备以及天然气下游应用设备和相关服务有望受益。
企业方面,中远海运集团、南北船集团和中集来福士以及其他主要生产LNG运输船和海上钻井平台及相关配套相关企业将在一定程度上受益。
其他行业方面,汽车行业有望继柴油、汽油和电动车之后迎来可燃冰汽车,一些成本高、污染重的油气和煤炭开采行业也将大大减少,可燃冰引发的新能源领域资源投入将会减缓风能、太阳能的投入等。
此外,也利好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比如天然气发电对环境保护贡献突出,且发电效率高,运行灵活,启动方便,有利于用作调峰电源。天然气发电有利于优化我国能源结构,对我国天然气市场发展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对改善我国电力供应结构和提高电网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与传统的燃煤发电相比,天然气发电是未来天然气消费增长的主要方向和重要驱动力。
另外还有利于建筑行业健康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保障性住宅的建设量日益增大。同时,自然环境已不堪重负,能源紧缺成了阻碍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建筑行业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愈发明显。然而可燃冰项目的开发将极大接解决能源的短缺问题,降低能源的成本,同时由于天然气属于清洁能源,直接提高了受保障人群的生活质量。
B 开采运输蕴含商机
中船重工集团经济研究中心李赪撰文指出,随着可燃冰的开采与利用日益明朗化,不仅会给海工装备业、造船业,还会给航运业带来影响,其影响可能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尚未形成成熟的技术方案,发展海洋工程勘探装备。“可燃冰”被誉为21世纪最有希望的战略资源,为世界各国争相研究、勘探。目前全世界对“可燃冰”的认识研究只处于科学勘探层面,还没有进入实际开采实用阶段。随着新一轮资源调查及未来可能启动的开采可燃冰,将使海工装备制造业获得发展的重大机遇。
第二阶段:商业开采成功,促进海工装备发展并且开发研制新型可燃冰船。在开采可燃冰没有形成商业规模之前,并不能够对造船业和航运业带来更大的影响。但是可燃冰开发的加速发展带来市场对装备的需求变得更为迫切。在散货船、集装箱船等需求较为疲软的情况下,大力发展海工装备是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战略方向。海洋平台、海洋勘探船和海洋勘探设备在此阶段是最重要的使用装备。
如果商业开采尝试成功,研制可燃冰运输船、可燃冰储备船和FPSO——可燃冰船将会成为世界大型船舶企业竞争的重要领域。谁占据了技术优势,谁就能获取市场竞争优势。
第三阶段:形成大规模商业开采,生产可燃冰船和海洋工程船等。在开采可燃冰形成商业规模之后,将对造船业带来深刻影响。可燃冰对温度和压力很敏感,在输送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使甲烷气体逸散到大气中,从而加速温室效应,所以船东需要订购特种类型船型运输可燃冰。
船东将会新购特殊船型,可燃冰船型,届时还需要多型FPSO和自升式钻井平台、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深水钻探船,其中最先进的深水钻井装备,这将会带动以钻井装备为代表的海洋工程装备的成交活跃。
可燃冰大规模的商业化,将极大地改变世界现有的能源格局,进而对地缘政治产生影响。可燃冰的采集和运输,不仅对海工装备业和造船业带来变化,还将影响航运业的发展,不过其程度将会受可燃冰规模化和商业化程度所限制。
C 造船业迎来机遇和挑战
受本次可燃冰试开采成功的鼓舞,国家必将开展更多类型的可燃冰试采,进行顶层设计构建适合我国资源特点的开发利用技术体系,进一步提高可燃冰勘探开发和深海科技创新能力,海工装备、设备企业以及相关服务企业可依托国家支持、行业联合力量,通过研制深远海油气及可燃冰勘探开发技术及装备,为未来行业发展提前布局。
在可燃冰商业化还有一大路程的情况下,船舶行业还要参考页岩气开发先例,稳定心态作长远打算,整合资源,联合地质部门、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石油、中船系统(南北集团)、中远海运集团(航运和重工板块)、哈工程等高校以及中国海警和部分地方政府,打通能源企业、航运企业到装备制造企业、以及相关配套企业和服务企业/院校等产业链,通盘布局,分工协作,打通全产业链,抢占市场先机。
具体实施方面,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推进机制,可燃冰开采是个长期的大战略,做好长期性的投入准备,现阶段可以扩展和提升战略布局,进行基础技术研究、试验设备研究(探测、采集、运输)、专业设备装备开发(包括专用实验性开采船舶、集采设备、储存转化设备)、实验性应用及模拟系统等,扎实推进可燃冰产业化进程。
中远海运是集航运、码头、重工修造船、配套以及服务等上下游产业链于一身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拥有较为完整的产业结构体系优势。航运方面可进一步完善LNG运输船舶类型;重工方面可基于油气钻采装备技术布局可燃冰钻采装备开发,并研究开发穿梭LNG船、LNG运输船等,还可提供后期相关维修服务;配套企业可联合陆上天然气产业链应用企业,依托航运、重工资源拓展海上可燃冰配套设备研发。目前,中远海运重工技术研发中心根据公司的战略部署积极主动提前布局,在涉冰、涉气领域全面开展研究,目前LNG双燃料船舶、LNG工作船组、LNG加注船等研发成果初现,已引起了国内外造船和航运界以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广泛关注。
专家观点
致力于海工装备技术创新
作为造船专家,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胡可一指出,应当敏锐地意识到,可燃冰的商业化开采对船海企业来说孕育着无数商机。这次在可燃冰试开采出尽风头的“蓝鲸一号”是一个通用的钻井平台,如要进行商业化开采和运输,必定对高效、经济、耐用的可燃冰开采平台和运输船舶提出需求。
十年前,胡可一在访问日本三井造船时,听了日方关于可燃冰的技术讲座和可燃冰的燃烧试验,感觉若实现可燃冰商业开采,将会是国家能源战略和海洋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商业化开采可燃冰,必须解决甲烷的绿色安全开采、经济安全储运等关键技术难题。可燃冰的新型开采方式中相对可行的方法是置换法,即用二氧化碳去置换天然气水合物中的甲烷。江南造船当时研发了液化二氧化碳运输船和MOSS型液化天然气(LNG)船,因此就大胆地设想,能否可以设计这样一艘船,去程将用于置换的二氧化碳运过去,回程将置换出来的甲烷液化后运回去。此外,还将可燃冰开采装置设计成一艘“子船”。2010年,江南造船的青年团队以这个理念为基础设计了“中华鲟”号可燃冰开采船方案,曾获“中船理想杯”未来船舶创意大赛三等奖。尽管这个设想方案距离工程化还有很大的距离,但这种创新精神还是值得称道的。
胡可一指出,江南造船作为国内液化气船设计建造领先者,将致力海洋工程技术再创新,目前已经着手利用成熟的C型舱技术进行液化二氧化碳/LNG兼用运输船的研发,为置换法可燃冰开采后的运输提供绿色、安全、高效、经济和可靠的运输船舶,助推可燃冰实现商业开采。为国家能源战略落实和海洋经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龙德)
延伸阅读
各国可燃冰开采技术发展怎样?
可燃冰简单来说就是水和甲烷在高压、低温条件下混合而成的一种固态物质,甲烷含量占80%~99.9%,存在于海底或陆地冻土带内,呈白色形酷似冰雪,可以像固体酒精一样用火直接点燃,因此被形象地成为可燃冰,燃烧污染要比煤、石油、天然气小得多。
在可燃冰的舞台上,各国一直在互相竞逐,目前全球有三十多个国家有可燃冰开采计划(包括中国的863计划重点可燃冰项目开发)。20世纪60年代,苏联、美国、加拿大等少数国家就开始了在陆地冻土和海洋的可燃冰资源调查工作,随后苏联在远东开发了世界上第一座可燃冰矿田,加拿大、美国也分别在陆地和海洋中取得可燃冰实物样品;80年代,世界多地(大海、深湖、高原、极地等)发现了可燃冰,储量也相当丰富,随后70多个国家陆续制定可燃冰开采规划。虽然可燃冰储量丰富、污染小,但开采极为困难,2013年,日本曾成功开采产气,但6天后由于泥沙堵住了钻井通道试采停止,面对中国可燃冰开采技术的快速追赶,为赶在中国试开采技术前面,2017年5月4日,日本宣布开始第二次试采尝试但15日再次由于钻井通道泥沙灌入而被迫停止产气,美国也紧忙于12日宣布在墨西哥湾开采可燃冰钻探研究。但从5月10日截止至2017年6月2日,中国南海可燃冰连续稳定产气超22天,远超日本并创新20项技术,成为世界第一个试开采成功的国家。
可燃冰开发存在哪些不足?
环保方面,虽然可燃冰燃烧值高,是理想的清洁能源,但甲烷的温室效应是CO2的10~20倍,全球海底可燃冰的甲烷总量大约是地球大气中甲烷总量的3000倍,如果开采过程不慎大量泄漏到空气中将引发严重后果,溶于海水中也将消耗氧气破坏海底生态系统,甚至引发大陆架倾斜面发生滑坡和海啸,对人类有着不可预测的风险。
商业化方面,可燃冰由于其开采难度大、开发成本远高于其他一次性能源。在页岩油的冲击下,目前全球油气开采主阵地已经从海上回归陆地,低油价的不断冲击,北极、深海油气开采已经无利可图,而作为海上和陆上高原地区非常规资源——可燃冰,其高昂的开采成本,短期来看,大规模用于商业化可能性较小。
开采技术方面,基于可燃冰形成原理国内外常见的开采技术主要有注热开采法、降压开采法、化学试剂开采等方法。无论哪种开采方法,由于可燃冰结构的特殊性和海底环境的复杂性,开采及其困难,2013年和2017年日本采取降压法开采海底可燃冰都由于海底砂流入而被迫中止,目前中国采取了和日本同样的降压法,虽取得成功但并未有技术方面的突破。
转自:中国水运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