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困局仍待破解,生鲜电商变革突围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7-05-14





  近日,“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公布的一则2016~2017年度生鲜电商“死亡名单”在业界引发震动。这份按上线时间顺序梳理的名单称,仅2016~2017年间,就有十多家生鲜电商企业倒闭,如鲜品会、美味七七等。此后,虽然被列入“死亡名单”的光明集团旗下生鲜电商平台“菜管家”出面就“被死亡”辟谣,称该名单是一起乌龙事件,但这一名单获得广泛传播的原因却颇值得玩味——生鲜电商正在遭遇“寒冬”,业界对其前景缺乏信心。
 
  为应对“寒冬”,不少处于第一梯队的生鲜电商积极行动,如中粮我买网又推出另一个生鲜电商平台顶英生活,顺丰优选推出顺丰大当家盒马鲜生、永辉超级物种开设了线下旗舰店。“生鲜电商似乎正在经历冰火两重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之前的价格补贴大战催熟了市场,随着生鲜电商不同于其他电商的特性逐渐显现,各路资本对于持续投入开始有所顾忌。为摆脱生存困境,生鲜电商开始四面出击,意欲跑赢市场。
 
  1、烧钱过后盈利困局仍待破解
 
  “很多互联网行业都在进行补贴大战,是因为这些行业都有可能实现垄断。如果不做高频刚需业务,未来BAT(中国互联网公司百度公司、阿里巴巴集团、腾讯公司三大巨头英文首字母缩写)在生活服务这个领域就没有入口。互联网行业背后有支付、大数据、O2O、同城配送等业务,介入生活服务领域是资本在做战略卡位。”百度外卖副总裁田井泉曾在2017年国际食品安全大会上表示,生活服务领域对于BAT等资本来说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生鲜电商被称为时下电商市场的最后一片蓝海。据艾瑞咨询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生鲜电商的整体交易额约为900亿元,比2015年的500亿元增长了80%,预计2017年整体市场规模可以达到1500亿元。巨大的市场前景诱惑着各路资本纷纷“拥抱蓝海”。
 
  2015年10月,中粮我买网宣布完成C轮2.2亿美元融资,泰康人寿领投,百度、云龙资本、阳光融汇资本跟投。完成此轮融资之后,中粮我买网估值达10亿美元。
 
  2016年5月,本来生活宣布完成C轮、C+轮融资共1.17亿美元。该笔融资由中城联盟、上海南都、信中利资本、九阳股份共同投资,鼎晖资本、富厚资本跟投。
 
  2016年11月,易果生鲜完成了苏宁领投的C+轮融资,加上2016年年初阿里巴巴和KKR领投的C轮融资,两轮下来融资金额已超过5亿美元,创下生鲜电商的融资新高。
 
  日前,每日优鲜宣布完成由联想创投和浙商创投领投的1亿美元C轮融资。
 
  然而,与融资顺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部分生鲜电商仍未实现盈利。有关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共有4000多家生鲜电商,其中实现盈利的只占1%,其余的99%中大部分亏损,小部分勉强保持盈亏平衡。2016年,来自中国农业生鲜电商发展论坛的一组数据显示,全国4000多家生鲜电商企业中,只有1%实现了盈利,4%持平,88%亏损,而剩下的7%则是巨额亏损。
 
  “长期以来,不少生鲜电商依靠价格手段恶性竞争,烧钱严重导致发展不可持续。同时,生鲜电商在发展过程中,往往受品质不稳定,商品的非标准化属性,易产生损耗,以及全程冷链对仓储配送的较高要求带来的高投入等影响,用户体验变差之后,失去大量用户的生鲜电商自然难以为继。”中粮我买网旗下顶英生活总监王炜表示。
 
  上海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劳帼龄教授认为,生鲜电商这门生意,是人人都想做,但是人人都知道不好做。3C、服装等领域的产品相对标准化,电商容易切入。但是生鲜产品从标准化角度来说,较为困难,何况百姓对于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更重要的是,生鲜产品无论是从田头走到餐桌,还是从海洋来到身边,当中的冷链、物流、仓储,包括在整个供应链上的协调工作,其难度比一般的商品要高得多。生鲜电商对资本的投入要求较高,且投入回报的周期也比较长,因而资本不敢再野蛮热炒。初创企业失去了资本的持续“输血”,降温也就不足为奇了。
 
  “目前,生鲜电商还处于资源布局阶段。但是,生鲜电商自身的体量不足以承载它的生存。资本尤其是BAT的加入对整个行业来说,加剧了竞争的激烈性。但是它能否符合众多消费人群的需求,以及符合整个行业发展的趋势和特色,现在评论还为时过早。”中国食品产业评论员朱丹蓬表示。
 
  目前,生鲜电商的战局初定。据中国生鲜电商网企业数据库监测显示,目前生鲜电商市场包括五大类——大型综合平台:阿里巴巴的天猫和淘宝、京东生鲜、1号店生鲜、沃尔玛生鲜、苏宁云商(苏宁易购);垂直电商:顺丰优选、中粮我买网、菜管家等;O2O电商:厨易时代、豆果网、订菜网、本来生活、调果师、我厨、五百家、果果哒、每日优鲜、天天果园等;一亩田、链农、鲜易网等;传统企业“触网”:永辉超市、沃尔玛、乐购等。
 
  2、四面突围引领变革自我输血
 
  融资越来越困难,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生鲜电商已经意识到单纯的价格战并不能让自己占据优势,用户的忠诚度并不会随着价格的下降而提高。是等待四面楚歌的到来,还是选择变革突围?记者调查发现,不少生鲜电商已经开始用行动应对这种艰难的局面。
 
  开设线下旗舰店。2016年1月15日,盒马鲜生开设了首家支付宝会员店,4500平方米的门店主营食品,采用线上线下全渠道经营,提供店内购买和线上下单5公里内30分钟送达服务。今年年初,永辉也在大本营福州推出第五种消费品业态“超级物种”,并提出2017年开店50家的目标。近日,本来生活透露今年6月初将在成都天府新区铁像寺水街开设首家线下旗舰店。
 
  “以前是线下做线下,线上做线上,现在从整个业态发展和整个竞争趋势来说,线下线上如何共融、互通、整合互补成为生鲜电商发展最基础的因素。所以,越来越多的电商去布局线下,线上线下同步发展。”朱丹蓬表示。
 
  劳帼龄认为,生鲜电商的实体店有着实实在在的需求,并非前些年所说的电商将完全取代“店商”。同时,新型的实体店也不是盲目开店,而是“店商”与电商的线上线下融合。
 
  据悉,盒马鲜生实体店对于选址有着严格的要求,可以为周边客户提供5公里的配送服务。同时周边范围内的客户又要符合盒马鲜生的定位标准,尤其是消费标准。实体店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场景,不仅提供新鲜食材,还提供现场烹饪服务,像超市又像饭店。这种“四不像”形式的逛吃逛玩,可以为客户创造流连忘返的新消费场景。
 
  “在让消费者获得新鲜满意食品的前提下,实体店避免了生鲜电商一味追求高客单价的误区,用更高的频次来解决总消费金额的问题。”劳帼龄表示,实体店可以实现消费者与经营者的双赢。
 
  生鲜电商根据行业趋势改变经营策略,受到资本的认可。今年1月7日,永辉超市发布公告,公司及今日资本、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张轩宁共同增资永辉云创。其中,今日资本和张轩宁各增资1.5亿元。
 
  有着新零售业态的盒马鲜生,成为阿里巴巴的新宠。据了解,2016年3月,阿里巴巴投资盒马鲜生1.5亿美元,领投A轮融资。
 
  瞄准中高端市场。根据DT财经发布的《2017中国家庭生鲜消费报告》显示,生鲜电商的主力消费人群是中高收入者,以高学历家庭用户居多。之所以这部分是主力人群,是因为生鲜产品的仓储物流成本高,不是高附加值的产品不适合在网上销售,中高收入者自然成为市场主力军。或许是看中主力人群的消费潜力,有不少电商根据自身优势向中高端市场发起冲击,意欲在消费升级的助力下,在生鲜市场上再下一城。
 
  今年3月,中粮我买网在北京召开发布会,宣布旗下高端宅配平台顶英生活正式上线,用会员制模式差异化进军生鲜电商,为平台会员定制高品质的专属食材服务,打造高品质的精英生活。
 
  无独有偶,首农集团旗下首农电商于近日宣布推出宅配服务“首农HELO宅鲜配”,为北京市民提供来自首农集团旗下高端、安全食材的家庭定期配送服务。
 
  据介绍,中粮我买网在去年投资了深圳的良食网。作为有机生鲜宅配电商,良食网累计服务过深圳3万~4万个中高端家庭。此次投资,有试水中高端市场的意味。顶英生活的模式符合消费升级需求,与我买网目前的主流用户群可以形成有效的战略互补。首先,对于我买网来说,顶英生活通过服务高端小众人群,能够探索并打造出一套具有示范效应的高水平会员服务体系。其次,顶英生活依托我买网,双方在IT技术系统、后端仓配生产环节等有极强的协同性。
 
  “瞄准中高端市场,说明一些生鲜电商正在细分市场,是件好事。同时也说明,生鲜电商确实不好做,需要通过中高端市场的高用户单价来弥补运营成本。”劳帼龄表示。
 
  朱丹蓬认为,随着新生代的崛起和消费人群精准裂变和分层之后,很多生鲜电商会根据自己的优劣势来定制目标人群。对于一些较有实力的生鲜电商来说,定位中高端人群是与其比较匹配的,有其生存的理由和前景。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整合资源,对接消费者,保持核心竞争力,是它能否存活下来的关键。
 
  3、生死赛跑如何享受增长红利
 
  记者获知,对生鲜电商来说,曾有这么一笔成本账:物品损耗5%~10%、人工10%、物流仓储10%、市场推广的用户补贴10%。也就是说,生鲜产品的毛利必须达到35%~40%,才有可能实现盈利,而这对于一般生鲜产品几乎不可能做到。但是,生鲜产品作为老百姓的高频刚需,又有一个千亿元级的市场打底,生鲜电商的前景应该无忧。但生鲜电商是蓝海,同时也是深海,不是谁跳入都可以盈利,盲目入场很有可能会被淹死。要实现盈利,生鲜电商应该怎么做?
 
  “在混战的情况下,生鲜电商要根据自己的基因和成长情况,找到一条适合自己走的路。”中粮我买网运营部总监乔青松表示,明晰自己的战略定位和找到切实可行的商业模式很重要。
 
  劳帼龄认为,生鲜电商不能再盲目烧钱补贴用户,要以信息技术降低人工成本,以规模效应摊低物流仓储成本,以精准预测、精细化管理降低损耗,才有可能实现盈利。
 
  王炜表示,生鲜电商要实现盈利,首先要在供应链上下功夫,比如通过海外直采、产地直采,以及自有品牌的方式,减少中间流通环节,打造成本优势;其次要在运营上下功夫,尽量用IT系统实现和解决流程,减少人工方式,提升运营效率;最后随着订单量的递增,在规模效应下能够降低每单的履约费用(包括仓储配送费用等),最终实现盈亏平衡,甚至盈利。另外,也需要在营销上下功夫。要通过一系列精准营销的方式,找准目标人群,提高投入产出比。
 
  “中国的生鲜电商经历了近几年的洗牌,已经进入淘汰期,并不是所有的电商都具备生存的能力和空间。因为生鲜电商要经历三个链条:建立自己的产业链,由产业链产生价值链,从而建立起生态链。三链合一,生鲜电商才有生存的空间和发展的能力。”朱丹蓬表示,三链合一的背后仍然需要强大的资金去支持。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以价格战获取流量的竞争阶段已经过去。在消费升级需求的驱动下,要分享到未来高速增长的红利,生鲜电商需要拿出更多的筹码。(本报实习记者蒋红瑜)
 


  转自:中国医药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