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局会议首提“降低宏观税负”有何玄机?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6-08-02





  论每年年中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是下半年宏观经济政策走向的风向标。


  7月26日傍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一大议程是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在随后新华社披露的2000余字内容中,最吸引人的是“降成本的重点是增加劳动力市场灵活性、抑制资产泡沫和降低宏观税负。”


  “降低宏观税负”可能意味着中央对税负政策基调的一次调整,因为原来的官方表述是“稳定”税负。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决定》中涉及税负的表述是“稳定税负”和“公平税负”。2014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的《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则进一步提出“稳定宏观税负”。但这次政治局会议在以往中央精神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降低宏观税负”。


  宏观税负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政府收入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体现政府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的份额,及政府与企业、居民个人之间占有和支配社会资源的关系。通常也是反映一个国家税费的总体负担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备受市场关注。


  中国自1995年开始,宏观税负一路上升,新世纪以来尤其是2005年之后宏观税负加快上升。但近几年,宏观税负保持稳定。根据第一财经记者从权威渠道获得的数据,2012年~2015年间,宏观税负IMF口径均保持在29%左右,2015年宏观税负甚至较2012年下降了0.2个百分点,为29.1%。而宏观税负世界平均水平为38.8%。


  近些年,随着经济增速放缓,企业利润增速下滑,降低宏观税负的呼声越来越高。此次政治局会议首提降低宏观税负,也正是回应这些呼声,也是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更好地发挥积极财政政策,降低企业税负,鼓励民间投资的一大举措。


  降低宏观税负也就是降低政府收入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在不考虑经济总量变化的前提下,即政府收入要减少,相应地企业收入或居民收入会增加。按照中国官方认可的IMF口径,政府收入包括公共财政收入、扣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之后的政府性基金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和社会保险基金收入。


  今年是本届政府实行减税降费举措力度最大的一年,这无疑将减少政府收入。


  5月1日推开的全面营业税改增值税,预计减税规模为5000亿元,为本届政府最大减税举措。同日施行的还有阶段性降低社保费率和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此举将减轻企业费用负担1000亿元。


  不仅如此,6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清理规范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的通知》,砍掉24项工程领域保证金等,为建筑企业盘活了近万亿元资金。


  未来还有可能出台的一项减税举措是,降低制造业增值税税率。不少企业家呼吁降低目前17%的制造业增值税税率,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的降成本举措中,也包括研究降低制造业增值税税率。


  宏观税负多少才合理?目前29%的宏观税负降低至多少才合适?是否宏观税负越低越好?


  其实,国际上对宏观税负的合理区间并未达成共识。宏观税负世界平均水平为38.8%,发达国家宏观税负平均水平为42.8%,比如法国宏观税负接近44%,丹麦、瑞典、挪威在40%左右。发展中国家宏观税负均值为34.4%。由此看来,中国的宏观税负并不高。


  不过宏观税负只是一个平均数,即有的企业税负高于这个数,也有企业税负低于这个数,这也是为什么一些企业认为中国的宏观税负远不止29%。


  这也就意味着,宏观税负数字大小本身意义并不大,而宏观税负的趋势变化却更能说明问题。判断宏观税负是否合理,本质上看政府是否提供相匹配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如果政府不提供任何公共产品和服务,那么1%的宏观税负也高。如果政府提供完善的公共产品和服务,那么像北欧的丹麦、挪威等高宏观税负国家,也并未引起民众抵触。因此,并非宏观税负越低越好。


  在当前财政收入增速下滑,而财政刚性支出不减的情况下,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此时降低宏观税负,意味着降低政府收入,为了平衡收支,则需要扩大赤字。


  今年中国财政赤字率提到历史新高3%,财政赤字达2.1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了5600亿元。这一举措是必要的安全的,也正是为今年减税降费提供空间,同样也是践行降低宏观税负。


  未来中国宏观税负降低空间有多大,与财政赤字率空间有多大紧密相关。


  我国财政赤字率和政府负债率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相对较低。近期官方频频发声,表明我国政府债务仍有一定举债空间。财政部有关负责人称,为落实中央“去杠杆”的改革任务,政府可以阶段性加杠杆,支持企业逐步“去杠杆”。


  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则建议我国继续提高财政赤字率。他认为,未来一段时期,可将我国的财政赤字率提高到4%,甚至更高水平,由此可以弥补降税带来的财政减收,有效进行逆周期调控,更好地支持供给侧改革,并且不会给我国政府带来较高的偿债风险。




  转自:一财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