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回稳尚待时日 向好仍需奋力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6-08-16





  业内人士指出,以美元计价,7月份进出口同比仍呈现下降态势,说明外贸下行压力依然很大。当前国际市场需求低迷,出口短期内难以提升;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存在,去库存、去杠杆等政策未变,且大宗商品价格短期内仍将维持低位态势,进口短期内也不太可能出现大幅增长。在这种背景下,外贸实现回稳向好目标仍需付出艰苦努力。


  7月是下半年的第一个月,外贸形势如何备受关注。海关总署8月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当月,中国进出口总值为2.09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下降0.9%。其中,出口为1.22万亿元,增长2.9%;进口为8730亿元,下降5.7%;贸易顺差3428亿元,扩大34%。


  分析人士指出,7月出口同比增长好于预期主要受人民币阶段性贬值影响。以美元计价,进出口同比仍呈现下降态势,说明外贸下行压力依然很大。由于内外需都未出现明显好转,下半年外贸形势依然难言乐观。值得注意的是,民营企业在外贸中的作用逐步凸显,未来政策应朝继续深化改革、促进贸易便利化等方向努力,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形势仍不容乐观


  据海关总署统计,今年前7个月,中国进出口总值为13.21万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3%。其中,出口7.6万亿元,下降1.6%;进口5.61万亿元,下降4.8%;贸易顺差1.99万亿元,扩大了8.7%。从7月单月数据看,进出口继续维持1%以内的小幅下降。值得一提的是,出口增长比较明显,这也是自今年3月以来出口连续第5个月实现正增长。


  但按照美元计价,7月出口同比下降4.4%,进口同比下降12.5%,仍呈双降态势。


  “人民币计价是正增长,但是以美元计价是负增长,说明出口形势还是不乐观。”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高级研究员黄志龙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说。


  黄志龙认为,7月出口增长与人民币阶段性贬值有关,而进口大幅下降除了受到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下跌的影响外,主要还是受到国内需求低迷影响。顺差规模继续扩大,形成了衰退性顺差,这样的情况须引起注意。


  商务部研究院对外贸易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李健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以美元计价环比增长、同比下降,且从成交情况来看有所改善,但只能说外贸趋于回稳,还不能说向好。外贸增长新旧动能转换还需要时间,短期之内下行压力依然存在。


  与此同时,业内人士表示,以美元计价7月出口增速虽然为负,但比6月回升了0.4个百分点,还是呈现出了一定的复苏势头。海关总署公布的外贸出口先导指数也显示,7月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为33.8,较上月回升1.1,表明四季度初出口压力有望减小。


  民营企业活力逐步释放


  对于未来进出口形势如何判断,黄志龙认为,目前欧美主要国家经济复苏缓慢、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压力持续增大,加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未来出口增长压力依然很大。进口方面主要还是看国内需求能否进一步改善。


  李健表示,国际市场需求依旧低迷,出口短期内难以提升;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存在,去库存、去杠杆等主要的政策未变,且大宗商品价格短期内仍将维持低位态势,这使得进口短期内出现大幅增长的可能性不大。


  数据还显示,从具体国别看,前7个月,中国对欧盟、日本等贸易伙伴的进出口增长,对美国、东盟等贸易伙伴的进出口下降。欧盟目前依然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此外,前7个月中国一般贸易进出口小幅下滑,但在外贸总值中的占比仍然超过了50%,达到56.5%。机电产品出口下降,纺织品等部分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短期内由于受部分刚性需求影响,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出现增长,这并不能说明我国出口结构发生变化。以出口高附加值的中高档产品为主仍是我国外贸的发展方向。”李健分析说。


  值得注意的是,前7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比重提升。数据显示,前7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5.12万亿元,增长4.8%,占中国外贸总值的38.8%,较去年同期提升2.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3.55万亿元,增长3.6%,占出口总值的46.7%;进口1.57万亿元,增长7.6%,占进口总值的27.9%。


  对此,李健分析指出,从数据来看,目前民营企业增长情况向好,且以民营企业为主导的地区,如浙江、福建以及山东等地外贸都出现正增长,说明民营企业在转方式、调结构中比国有企业速度快,也更加有活力,这是当前中国外贸发展的积极因素。“未来,政策方面也要朝继续深化改革、简政放权以及促进贸易便利化等方向努力,为民营企业营造良好的环境,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在稳外贸中的巨大潜力。”李健建议。(王晓)


  转自:国际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