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从政策红利到发展红利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作者:高洪艳 张凡    时间:2016-08-19





  在经历了一波关店潮后,沃尔玛8月8日宣布将斥资30亿美元收购在线零售商Jet.com,这是继联手1号店、京东后,再次向网购发力,谋求企业转型。


  7月28日,家乐福公布了2016年上半年财报,集团净利润为1.29亿欧元,同比下跌约40.8%。


  眼下,外企在中国的日子似乎不太好过。但是,穷则变,变则通。失去了“超国民待遇”的外企竭力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正尝试着从中国的新一轮发展中分享红利。


  政策红利难持久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逐渐步入发展快车道。外企瞄准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巨大的市场,纷纷涌入中国寻求机遇。在此期间,外企享受了所谓的“超国民待遇”,比如“两免三减半”政策,以及减免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附加税等税赋。总的来说,外资企业减免税赋可达到40%左右。如果外资企业是高新技术产业或者落地中西部,还可更多地享受当地的优惠。


  但是,政策红利不可能持久。中国对外企的优惠政策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逐步做出了调整。2010年12月1日,中国政府开始向在大陆投资的外企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附加税,正式宣布外企“超国民待遇”的终结。


  这一调整正好赶上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经济不景气,导致部分外企在华效益大幅下滑,裁员撤资的报道见诸报端。被称为中国汽车市场“常青树”的大众汽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坦言在华发展遇到了困难,大众汽车集团(中国)2015年度业绩数据显示销量同比出现罕见下滑。


  新兴产业引潮流


  但是,总有时代的弄潮儿。他们尝试抓住中国经济转型的机会,获得了发展先机。生物产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德国拜耳、丹麦诺维信等一批国际生物技术和国际生物医药行业顶尖企业在华投资有增无减。


  诺维信政府事务总监赵爱民在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过去一年中,尽管全球经济的复苏步伐依旧缓慢,但诺维信在亚太地区却表现强劲,成为诺维信2015年销售额的全球最大增幅市场。


  “中国已逐渐成为诺维信重要的业务增长引擎和研发、生产及运营中心。”赵爱民说。


  另外,移动互联网产业作为新兴产业,也在近五六年内迅猛发展。来自以色列的AppsFlyer公司专注于移动广告效果监控和数据分析,目前在中国国内市场份额达到了70%同样。同样面对经济下滑的巨大压力,其市场份额基本上没有受到影响。


  AppsFlyer中国区总经理王玮告诉记者,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正进入新常态,虽然公司在华业务难以继续快速增长,但是这丝毫不影响该公司挖掘经济效益新的增长点。


  随着中国供给侧改革逐渐深入,经济实现更可持续和均衡的发展,对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的企业来说,反而存在着发挥优势的机会。


  分享中国新红利


  中国市场经济日益成熟,中国本土企业的竞争力也在逐步提高。近年来,中国加强反垄断、反商业贿赂力度,针对外商的优惠政策也在不断减码。


  “对外企的优惠政策减码,目的就是转型,就是不过度依赖外资和出口来拉动中国经济增长。中国经济以前只靠政策吸引外资,这是不够的。原来这么做是为了引进发达国家的技术、资金和先进的管理经验。现在中国本土企业已经做大做强,中国市场经济也慢慢成熟,有些政策应该调整一下。”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义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外企竞争力还是有的,但是他们面临的压力很大。如果他们还不改变投资模式,一遇到困难就抱怨、给中国政府施压,这样肯定不行。”王义桅说,“外企不能光看着中国经济转型,他们也要转变思路,要理解中国经济结构性改革面临的巨大压力中也蕴含着机遇。”


  “另外,世界其他经济体也面临着调结构的问题,即将在杭州举行的G20峰会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经济结构性改革,只不过中国结构性改革的诉求更加迫切。”王义桅建议,外企在华发展应积极调整策略,从而分享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新红利。


  向中国的新一轮发展要红利,也正成为很多外企在华投资的新动力。赵爱民表示,中国的“十三五”规划中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作为发展理念,对生物技术企业来说有很多机会。利用比较成熟的生物技术解决方案,在保障食品安全、降低碳排放、实现工业清洁生产、促进粮食安全等方面,外企都能有所作为。


  “国内企业的资源主要集中在国内,而外企、跨国公司的资源遍布世界,优势就是全球化。在‘一带一路’设想的带动下,很多国内企业出海,也让很多外企获得了投资机会。”王玮说。(本报记者高洪艳实习记者张凡)


  转自:中国贸易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