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产业需要提升创新融合能力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作者:沈慧 张宸    时间:2016-08-22





  近日,由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和北京市科协共同主办,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承办的产业前沿技术大讲堂在北京举行,来自业界的专家、企业家共同把脉我国的石墨烯产业发展。


  起步晚潜力大


  原本寂寂无闻的石墨烯突然闯进公众视野,要从2004年说起。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从石墨中成功分离出石墨烯。2010年,两人借着在石墨烯方面的创新研究摘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由此,石墨烯的材料明星之路正式开启。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已有近300家公司涉足石墨烯研究,包括IBM、英特尔、美国晟碟、陶氏化学、通用、杜邦等。其中,三星、IBM、东芝、韩国科学技术研究所、韩国成均馆大学等企业和高校具有较高竞争力。


  “我国的石墨烯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快,有着潜在的优势,近年来国内相关专利申请和申请人数增长非常迅速。”凝聚态物理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高鸿钧说。统计数据显示,从1994年开始至今,全球有超过1.25万件石墨烯相关专利。从技术原创国专利申请数量来看,中国、韩国、美国、日本申请的专利量位居全球前四,占比分别是50%、14%、6%和6%。“我国石墨烯相关专利量具有绝对优势,可以说在石墨烯技术研究领域中国是领先的,但部分石墨烯核心专利依旧掌握在少数大国手中。”高鸿钧表示。


  重科研轻应用


  当前,我国石墨烯材料正处于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关键时期,受生产技术成熟度不高、产业化应用路径长等因素制约,石墨烯批量化生产尚未完全实现。更糟糕的是,国内石墨烯产业出现了重上游轻下游、重科研轻应用的现象。


  石墨烯产业上游为石墨烯资源,中游为石墨烯薄膜与粉体制作等环节,下游为石墨烯应用环节。“按照国际上的通行标准,只有1-2层的纳米薄片才能称之为石墨烯,只有没有任何缺陷的石墨烯才具备各种强大特性。”高鸿钧说,我国石墨烯相关技术的研发主体是高校和科研院所,虽然在石墨烯论文发表量上位居全球首位,但不少科研院所并不知道产业界到底要什么,科研和应用严重脱节;而企业研发力量薄弱分散,目前还处于专利布局期,下游产业链尚未形成,不利于石墨烯技术跨越式发展。


  事实上,石墨烯下游产业不仅附加值更高,发展空间也十分广阔。比如,最新出现的石墨烯下游产品已有石墨烯理疗保暖产品、石墨烯内暖纤维制成的服装、第二代石墨烯手机、石墨烯防弹衣、石墨烯防静电轮胎、石墨烯动力电池等。“正因如此,美国石墨烯产业化和应用进展都比较快,已形成覆盖从制备及应用研究到石墨烯产品生产、下游应用全环节的石墨烯产业链。”《新材料产业》执行主编刘馨表示。


  根据切萨布鲁夫技术生命周期理论,石墨烯产业仍处于技术成长期,且技术演化趋势正由石墨烯制备工艺向具体应用领域转变。“随着研究的深入,石墨烯应用领域将不断拓展,国内石墨烯产业若想寻求突破,还需大力提升科技和产业创新融合能力。”高鸿钧说。


  投资机遇与风险并存


  尽管国内石墨烯应用并不乐观,但石墨烯产业的前景已十分明朗。2006-2011年,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资助近200项石墨烯项目;2015年欧洲提出石墨烯旗舰计划,旨在把石墨烯及相关二维材料从实验室推广到社会应用中;2015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提出我国石墨烯材料未来10年的发展目标。


  由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编写的《石墨烯技术及产业化前景综述》认为,国内外各大研究机构的分析结果表明,未来5-10年将是全球石墨烯产业的高速发展期,各行业对石墨烯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


  在高鸿钧看来,对石墨烯的近期需求主要来自复合材料和涂层,集中于汽车、塑料、建筑、金属、电池、航空以及能源和储能等领域;中长期需求主要集中于电子和光电领域及储能领域。


  “蛋糕”看起来很美,但吃到嘴里却不容易。“毫无疑问,石墨烯的制备及运用,将大大提升电池寿命、导电性能等。但目前石墨烯投资有机遇也有风险,需警惕投资冲动。”江苏海宝科技电池有限公司董事长沈维新说。


  中关村私募股权投资协会副会长肖虎认为,石墨烯投资市场的风险主要在于石墨烯研究成果能否真正商业化。“科技成果产业化本身就是道难题,石墨烯同样如此,尤其是国内一些企业只涉及石墨烯的一些项目,对石墨烯的运用只停留在概念的阶段。”对此,刘馨也表示,石墨烯产业早期融资需求大、投资周期长、风险系数高,若石墨烯产品无法适应国内商业环境,达不到预期效益,对投资者来说显然不利。“投资石墨烯领域,相对便捷的一条路径是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等在石墨烯研究领域已有积淀的科研院所合作。”刘馨说。


  转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