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标号不等于落后 妥善推进水泥结构最优化改革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作者:高长明    时间:2017-02-03





  由于我国的独特性,1950年开始至今,32.5水泥的占比一直处于不断上升之势。尽管在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21世纪以来,我国新建了一大批现代PC窑水泥生产线,但因市场对32.5水泥的需求量很高,加之32.5水泥的利润始终处于最高位,因而不断推高了32.5水泥的占比,2015年达63%以上。在这一过程中,32.5水泥也成为伪劣水泥特别垂涎的假冒的主要目标,市场秩序和水泥实物质量遭遇严重破坏,危害很大。业界权威估计,不久以后32.5复合水泥将被全部取消。


  笔者认为,对32.5水泥进行一些反思是好的,但也要厘清国内外的历史与现实的事实真相,以及当今世界水泥混凝土技术的发展方向。


  低标号不等于落后


  欧美等国在1935年左右就淘汰了立窑,立窑水泥随即消亡。但至今的80多年中,欧美市场上32.5水泥始终存在。


  在我国,1950~1982年立窑水泥在总产量中占比由20%猛增到85%,1975年以后,立窑水泥中有一小部分佼佼者已达到42.5水泥标准。1990年前后开始新建现代PC窑生产线,2000年左右PC窑水泥产量开始大量淘汰取代立窑水泥。现今PC窑水泥占总产量97%以上,立窑水泥仅占3%不到。然而32.5水泥在总消费量中的占比却始终维持在60%~70%。


  国内外的事实足以充分证明,32.5水泥不是立窑时代的产物,它与立窑水泥并没有多大的直接关联,完全没有“共生共灭”的迹象可循。


  32.5水泥是世界各国通用水泥标准系列中,低、中、高三种标号中的一种,是为了适应各种不同建筑工程的实际需要而设立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水泥品种。任何一个国家标准中,各种标号的水泥完全没有什么先进水泥和落后水泥的区分。因此,将国家标准系列中的低标号32.5水泥视为落后水泥,显然是误解了低标号意即为落后所致。


  水泥是否要全面高标号化?


  国际上,现在通行的基本上42.5水泥约占50%,剩下的50%是标号更高的52.5和62.5水泥。还有专家说,水泥要高标号化,应采用62.5和72.5水泥。


  事实上,现今德、法、美、英、日和北欧等水泥技术先进的国家,32.5水泥占比为10%~20%之间,42.5水泥为50%~60%,52.5水泥为40%~20%,62.5水泥为0~3%。总趋势是要推广混合材深加工技术,激发混合材的活性来替代部分熟料,生产熟料含量低的混合(复合)水泥,尽量少用熟料,少用高标号的波特兰水泥。例如经多年的研究试验与实践结果,最近德国和欧盟决定在其原EN197-1水泥标准系列中,新增加了两个低熟料含量的新品种水泥,GEM11/C-M复合波特兰水泥(熟料含量50%~64%)和CEMV1复合水泥(熟料含量35%~49%)。


  近年来,因混凝土外加剂技术的进展,等量的32.5水泥现在已经可以制备出C30以上的混凝土,并非一定要用中或高标号水泥才行。这样,生产32.5水泥与生产中或高标号水泥相比,是有利于较显著地降低水泥的单位能耗和单位碳排放的。显然,“水泥要高标号化”与发达国家现今的实际情况及其今后的技术发展趋向是背道而驰的。


  必须积极有序逐步推行


  诚然,我国现今32.5水泥占比63%以上,确实太高,应逐步降低,但因其涉及面广量大,国际经验表明,下调32.5水泥占比必须积极有序逐步推行。如果突然取消全部各品种的32.5水泥,容易造成对水泥混凝土和废弃物(水泥混合材与混凝土掺合料)综合利用市场的巨大冲击。


  最近,建材联合会提出的停止生产32.5等级复合水泥的创议,是一个创新供给侧改革,调整水泥生产供应结构的好主意。这样,既可以从源头上斩断假冒伪劣水泥的魔爪,又可以大幅度地削减32.5水泥在总产量(消费量)中的占比,提升水泥的实物质量,改进水泥的供需关系,规范改善市场秩序,而且还不致给水泥混凝土与工业废渣综合利用市场造成太大冲击。最主要的是,结合我国目前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停产”的做法除了必须保有一定的强制性以外,比之“取消”的具有适当的包容性、灵活性、迂回性和策略性,有望在较短时期内妥善完成水泥生产消费结构最优化改革的重任。


  总之,从科技的角度考量,如今可以加速逐步下调32.5水泥占比,但不宜立即取消全部32.5水泥。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适当的32.5水泥的占比是各种工程建设的客观需要,是当今科技进步的规律和趋势所决定的。(本文作者为中国水泥工业协会高级顾问)




  转自:中国工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