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级低空经济落地背后:场景应用是关键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9-27





  最近低空经济再次成为工业领域的热点。9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主持召开第十次制造业企业座谈会,围绕促进低空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听取企业情况介绍和意见建议;9月7日,2024低空经济发展大会在安徽省芜湖市开幕;大政引领,资本云集,数万家低空经济企业群雄逐鹿,低空经济形势大好。


  低空经济市场热潮带动各地纷纷布局


  广东、江苏、北京、上海等多地发布低空经济发展计划,进一步推动行业发展。


  热情的浪潮背后是具有吸引力的市场数据。根据工信部下属机构赛迪研究院预测,低空经济整体市场2023年5000亿元,预计2026年突破万亿元,2023年至2026年CAGR约达30%,其中eVTOL2023年市场规模达9.8亿元,预计2026年可达95亿元,2021-2026年复合增长率约为97%。


  今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产业发展随之驶入快车道,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有超二十个省份提出发展低空经济。


  广东在低空经济的抢滩布局早已开始。印发实施的《广东省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提出到2026年,广东低空经济规模将超过3000亿元。广州、深圳、珠海、惠州等地市也已印发出台市级层面政策文件支持低空经济发展。


  在9月7日开幕的低空经济发展大会上,《芜湖市低空智联建设白皮书》正式发布,这将成为低空空域管理的国家标准,为低空经济保驾护航。


  9月4日,江苏省政府网站发布了《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该文件明确提出了低空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具体路径。到2027年,江苏省将实现低空空域协同管理机制的高效运转,低空经济发展规模力争全国领先。


  9月6日,北京市丰台区相关部门表示,在低空经济领域,将加快规划建设200万平方米的低空经济产业园,全力打造首都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示范区。


  8月16日,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到2027年,将建立低空新型航空器研发设计、总装制造、适航检测、商业应用的完整产业体系,打造低空经济产业创新高地、商业应用高地和运营服务高地,核心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以上。


  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在《低空经济--新质革命与场景变革》一书中提到,低空经济是一场"新质革命与场景变革",具有创新引领、数实融合、高效便捷、绿色低碳、产业协同等特点。随着低空空域政策逐步放开和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其正在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质生产力。低空经济,就是"让新质生产力可见可用可触摸"的典型代表。


  低空领域多种机型技术实现突破


  多旋翼无人机、直升机无人机、固定翼无人机、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等低空领域代表性机型的技术发展正实现不断突破。


  风口之下,低空经济正在物流、应急救援、医疗、农业、巡检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发展潜力,商业化落地速度加快。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有四种机型:多旋翼无人机、直升机无人机、固定翼无人机、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


  多旋翼无人机是一种通过多个桨叶来提供升力和推进力的无人机。它具有结构简单、操控灵活、适应性强的特点,常用于航拍、农业喷洒、货物配送等多个领域。8月26日,"天目山一号"氢动力长航程多旋翼无人机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国际校园进行飞行测试。这是全球首款百公里级氢动力多旋翼无人机,也是全球首款集成降落伞设计的量产型氢动力无人机。


  在垂起技术领域,中国已经诞生了一批eVTOL"种子选手"企业,如亿航智能、峰飞科技、沃飞长空、沃兰特等。目前以eVTOL飞行器制造为核心的低空经济,将会成为比肩汽车产业的万亿级规模产业。不久前,我国头部低空出行企业沃飞长空完成了新的技术突破--全自研战略产品AE200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验证机顺利完成了全尺寸、全重量、全包线倾转过渡飞行,低空航空器的商业化落地进程进一步加速。


  有专家认为,垂起类以对起降场地要求低、机动性好,技术难度较低,新产品研发及相关型号审定取证工作进展迅速等优势获取大量资本青睐,是一个典型的红海市场。其同时存在明显的应用瓶颈,如低空安全、动力能源限制,受众普及等因素都需要一个较长时间成长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将会有一大批技术相对薄弱企业被淘汰。


  固定翼无人机作为无人机的代表机型之一,近年来在行业中受到用户欢迎。固定翼无人机的优势主要包括速度快、航程长、飞行稳定、长续航能力以及广泛的应用领域。固定翼无人机使用场景明晰,技术门槛高但成熟,性能可靠,滞空时间长,飞行速度快,载重比高,使用成本低,在货运及特种任务定制领域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该机型除对起降机场有一定要求外无明显制约因素。我国大力发展通航业,通航机场的规划和建设高度契合固定翼无人机使用场景,预计该无人机将会领先进入成熟应用市场。


  陕西华鹰众行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在固定翼无人机国产化技术方面取了突破性的进展。2024年9月7日该公司仅历时18个月全自主研制的大型多功能固定翼无人机HE-1在爱生无人机试验测试靖边机场,空中飞行45分钟,实现首飞。


  此次首飞的机型为华鹰HE-1系列多功能飞机的基本型,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大载重量、技术成熟、快速并入市场的固定翼运输-平台类无人机。该机型最大起飞重量4吨,有效载重2吨,翼展16.8米,机长14.2米,采用单发螺旋桨发动机,功率大于800kW,实现飞机与动力匹配设计与试验,确保飞机飞行性能与装载能力。


  据悉,该机型还集运输、空投、应急救援、通信中继等功能于一体。首飞成功后华鹰HE-1基本型将计划持续进行一系列科研试飞,预计2025年底前投入批产。在商业落地方面,HE-1型号批产,该型号首架研制试飞与批产设计工作同步进行,目前已基本完成批产飞机平台结构设计工作,如项目落地顺利,计划明年底完成3-5架研制工作。


  无人机商业化需考虑多场景兼容


  目前各地都在进行低空经济应用场景的探索,比如低空救援、低空物流、低空交通等,从实验室到批量生产需要从细节做好每一步才能真正做到落地和应用。


  面对火热的市场,有专家认为,无人机技术发展最终要实现的是如何快速商业化。国家空管委原副局长杜强认为,低空经济推进是很慢的,周期应该是很长的。对于当下各地的低空经济热,杜强认为,不能贪大求全什么都想干。中国民航大学临空经济研究所所长曹允春表示,"应用场景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利用低空资源,使得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目前各地也都在进行应用场景的探索,比如低空救援、低空物流、低空交通等,从实验室到批量生产需要从细节做好每一步才能真正做到落地和应用。


  陕西华鹰众行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总设计师王鹏向中国工业报记者表示,产品应该考虑到成本与各场景的通用平台开发以适应更多场景。在华鹰HE-1系列多功能飞机的开发中,产品采用全金属材料的选择能在保证产品质量及可靠性前提下,有效降低使用维护成本及后期加改装能力。该无人机采用通用平台+任务定制模式,具有高可靠性、低使用维护成本及较高的产品交付能力。


  中国民航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专家綦琦表示,"低空经济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还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在綦琦看来,目前通航的场景、消费者市场的培养尚不充分。"对比低空经济和汽车产业,无人机航空器就好比是车辆,车辆消费的动力在于有没有合适的路。同样,无人机要成为消费品,一定要能满足终端消费者的出行需求,适应多种场景,这很重要。"


  "让无人机满足终端消费需求,还需要一系列配套支撑,包括空域、起降场、监管方面的政策法规等。"綦琦表示。(记者 郭宇)


  转自:中国工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