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中药外贸总额41.7亿美元,同比下降4%。其中,出口额26.57亿美元,同比下降7%;进口额15.09亿美元,同比增长1.8%。造成出口额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海外需求下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及供应链中断等。笔者认为,扩大“朋友圈”,将中药“产品出海”转化为“产能出海”刻不容缓。
植物提取物出口量增价减
植物提取物作为我国中药类商品出口的主力军,今年上半年出口额14.92亿美元,同比下降14.3%;出口量6.5万吨,同比增长20.6%。均价下跌是植物提取物出口额下降的主要原因。上半年,植物提取物平均出口价格为23.1美元/公斤,同比下降28.9%,较2022年同期下降24.7%。不过,薄荷醇、柑橘果实精油、桉叶油、桂油、银杏叶提取物等优势品种出口额呈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薄荷醇出口额同比增长47.4%;柑橘果实精油出口额同比增长近50%。
进口方面,今年上半年我国植物提取物进口额3.58亿美元,同比增长7.3%;进口量2.8万吨,同比增长27.3%。植物提取物进口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薄荷油、橙油、甘草提取物、柑橘果实提取物等品种进口走强。其中,薄荷油进口额2275万美元,同比增长99%;进口量1683吨,同比增长117%。甘草提取物进口额1835.4万美元,同比增长127.1%;进口量4587吨,同比增长149.3%。2023年,植物提取物进口第一大品种薄荷醇进口额锐减。今年上半年,薄荷醇进口额5747.2万美元,同比微增1.2%;进口量4710吨,同比增长14.3%。
中成药进出口业绩增长
今年上半年中成药外贸表现突出。
中成药出口额1.87亿美元,同比增长10.5%,在中药类商品整体出口额中占比7%,相对于原料类产品仍处于弱势地位。中成药出口额排名前三的品种分别是片仔癀、清凉油和安宫牛黄丸。其中,安宫牛黄丸出口额跌破500万美元,同比下降62.5%;片仔癀出口额突破3000万美元,同比上涨33.3%。值得注意的是,绝大部分片仔癀流向我国香港地区,出口额达到2266万美元,同比增长49%。
中成药进口额2.3亿美元,同比增长8.3%,连续4年稳步增长;进口量有所回落,为1.6万吨,同比下降5.7%。我国香港地区依旧是中成药进口的第一大市场,进口额1.3亿美元,占56.5%的市场份额。其中,自我国香港地区进口清凉油1056.2万美元,同比增长159.2%。
中药材及饮片出口下降
今年上半年,我国中药材及饮片出口额6.4亿美元,同比下降8%;出口量11.6万吨,同比下降7.7%。受国内中药材市场价格上涨影响,我国对外出口中药材及饮片的价格也节节攀升。上半年中药材及饮片的出口均价为5.5美元/公斤,同比增长11%。
中药材及饮片出口前十大品种分别为肉桂、枸杞、红枣、人参、当归、冬虫夏草、黄芪、山药、半夏、茯苓。前十大品种的出口额占中药材及饮片总出口额的50%,集中度较高。其中,肉桂上半年的出口额为6356.6万美元,同比下降47.8%;出口量同比下降21%,但仍保持着中药材出口第一大品种的地位。枸杞、人参、地黄、山药等大宗品种的出口情况也不容乐观,或量增价跌,或量价齐跌。
进口方面,上半年我国进口药材总额为3.2亿美元,同比下降12%;进口量14万吨,同比增长7.2%。进口药材以国内稀缺和贵细品种为主,进口额较大的品种主要有鹿茸、西洋参、大海子、肉豆蔻、人参等。从价格上看,鹿茸、西洋参、大海子、肉豆蔻、人参、豆蔻、丁香、甘草、姜黄、番红花等热点品种的进口价格均同比下降。其中,大海子、人参、丁香、姜黄的进口价格同比下跌超过10%。
从货源市场看,我国92.8%的进口大海子来自越南,99.5%的肉豆蔻和98.2%的豆蔻进口自印度尼西亚。新西兰鹿茸价格相对低廉,是我国进口鹿茸的第一大货源国,上半年自该国进口鹿茸5682万美元。加拿大是我国进口西洋参的主要货源国,市场占比77.6%,具有较高的口碑。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甘草资源相对丰富,是我国进口甘草的主要来源地。
保健品出口势头强劲
目前,中国海关单独编码的保健品主要有鱼油、鱼肝油、蜂王浆、蜂花粉、卵磷脂、燕窝等,维生素以及矿物类制剂产品并未统计在内(本文中有关保健品贸易的数据为不完全统计)。
今年上半年,我国保健品出口表现亮眼,出口额突破3亿美元,同比增长34.5%;出口量4万吨,同比微增0.4%。其中,鱼油及鱼肝油产品出口额增长强劲,出口总额2.9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42%、40.9%。蜂产品出口额总体稍有下降,蜂蜡、蜂花粉出口额同比上升,鲜蜂王浆粉及其他蜂制品出口额同比大幅下降。我国保健品出口额排名前五的市场为智利、美国、澳大利亚、韩国、加拿大,均以鱼油出口为主;除智利以外,对其余4国出口额均同比大幅上涨。
今年上半年,我国保健品进口额达6亿美元,同比增长6.9%。燕窝依旧是最受欢迎的保健品,进口额为3.2亿美元,同比下降8.2%。
出口市场表现分化
美国是我国中药类商品第一大出口市场,今年上半年我国中药类商品对美出口额3.9亿美元,市场占比14.67%。主要出口商品为植物提取物,出口额为2.99亿美元,同比增长17.1%,占比达77%。美国是全球最大的膳食补充剂市场,而膳食补充剂的重要原料就是植物提取物,长期来看,美国市场对我国植物提取物的需求不会改变。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印度也是全球重要的植物提取物供应国之一,已成为我国不可忽视的竞争对手。
东盟市场的整体表现有所下滑,但依然是我国中药类商品贸易往来的重要市场。上半年,我国对东盟市场的中药类商品出口总额为3.6亿美元,同比下降6.5%。其中,马来西亚和越南市场表现不佳,出口额分别同比下降24.6%和54.1%;印度尼西亚市场则逆势增长,出口额同比增长37.3%。东盟市场是我国中成药出口的重要市场,市场占比达22%。其中,印度尼西亚是我国中成药出口第二大市场,上半年该国自我国进口片仔癀782.1万美元,占我国片仔癀出口总额的21.6%。值得关注的是,东盟国家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较低的生产成本,加上近年来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政策协调方面取得的进展,展现出巨大的外贸潜力和机会。
日本是我国中药类商品第二大出口市场,上半年出口到日本的中药类商品金额为3.1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1.6%。日本作为我国中药材及饮片第一大出口市场,上半年出口额1.6亿美元,同比上涨8.2%,继续保持市场主导地位。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我国对日本的人参出口额为2334万美元,占人参出口总额的63.3%。主要由于日本汉方药市场需求强劲,而汉方药中人参的使用频次较高,导致对人参的刚性需求。同时,近几年我国人参出口价格较低,推动日本汉方药企业加大人参库存量。
今年上半年,我国对韩国中药类商品出口额同比增长5%。韩国是我国中药材及饮片第二大出口市场,上半年该国对鹿茸、当归、白术、半夏、黄连等药材的需求显著上升,出口额增幅均超过30%,白术出口额更是同比增长172%。
需要注意的是,在当前全球经济发展放缓、贸易壁垒增加的背景下,海外市场对中药类商品的需求降低,尤其是中成药和中药材,出口进入瓶颈期。与此同时,全球传统医药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如日本的汉方药、印度的阿育吠陀等传统医学都在蓬勃发展。这一系列因素使得我国中医药产业在国际市场上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亟需通过新的政策刺激来提振行业活力。今年1月,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药监局联合发布《关于恢复中药天花粉及制剂出口的通知》,旨在促进中药产品对外贸易。笔者认为,这一举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我国中药外贸的发展迫切需要此类积极且富有成效的政策来加以刺激和推动。
中药产能出海时机成熟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等是我国全球贸易的重要合作伙伴,也是我国中药外贸的主要市场,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根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统计,我国与RCEP成员国的中药材及饮片外贸总额从2014年的6175万美元上升至2023年的11.3亿美元,占比也从2014年的36.4%上升至2023年的58.2%。豆蔻、姜黄、丁香、血竭等药材进口均需依赖上述区域,进口量日益增长。而我国的甘草、番红花、阿魏、防风等药材主要进口自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多年来进口额一直保持稳定增长。
2023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提出,扩大周边国家特色中药材进口,对进口睡莲花、秋水仙、洋甘菊、石榴花、玫瑰花、牛舌草等新疆急需中药材批量开展风险评估,加快签订双边议定书。今年初,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第五轮谈判在浙江杭州举行,我国将进一步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水平,打造更高水平中国-东盟自贸区,为区域发展创造更广阔空间,积极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因此,加大与“朋友圈”的紧密互动,是我国中药外贸的主要方向。
近年来,中药出海顺利完成了从“1.0”到“2.0”的跃升。然而,不管是“1.0”还是“2.0”阶段,中药出海都只局限于产品在国内生产,再销往海外,不同点只是海外销售模式的改变。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产品走出去障碍重重,显性的贸易障碍已经日益严峻,更不用说隐性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中药出海“3.0”版,即“产能走出去”是当前中药国际化企业应该思考的一种模式。《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促进和保障对外投资体制机制,健全对外投资管理服务体系,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笔者建议,中药企业走出去,可以先在东盟国家或者“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开展传统医药产能合作,通过本土化生产、销售,融入当地产业,与其他国家传统医药企业共同繁荣,走一条全球传统医药企业共建共享的新路径。(作者: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 张辰辰 于志斌)
转自:中国医药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