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7个月,我国新能源重卡销售异常火爆,总体销量连续同比大增,新能源重卡市场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一位重卡行业人士表示。
当前,重卡产业正迎来“电动化、无人化”热潮。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1月至7月,我国重卡市场累计销售56.28万辆,同比增长2%;新能源重卡市场累计销售3.43万辆,同比增长148%。今年,新能源重卡市场用3个月时间赶超了2021年全年销量,用6个月时间赶超了2022年全年销量,用7个月时间赶超了2023年全年销量。
8月9日,三一重卡董事长梁林河表示,三一重卡正式进入电动化3.0时代,同时推出了5G无人驾驶电动重卡和数智网联系统,以助力下游使用场景“绿色化、无人化”。
新能源重卡市场持续火爆
第一商用车网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7月,国内新能源重卡市场共计销售6613辆(数据来源为交强险实销口径,不含出口等),同比增幅达到179%,这是新能源重卡市场连续第18个月保持同比增长。
“今年以来,新能源重卡月销量共6次超过5000辆,尤其是6月和7月的月销量均超过6000辆,是有史以来第一次连续2个月保持6000辆以上销量。不夸张地说,现在正处在新能源重卡行业的鼎盛时期。”第一商用车网认为。
一汽解放在接受调研时表示,重卡电动化一方面得益于国家政策导向,另一方面在部分场景电动重卡经济效益已经好于燃油车。
“一方面,市场越来越重视减碳、降碳,物流行业的绿色化转型是大势所趋;另一方面,新能源重卡产品逐渐成熟,成本得到进一步下降,部分场景下新能源重卡的整体用车成本已经接近甚至低于油车。多方面因素共同促成如今新能源重卡销量的快速增长。”三一重卡产品研究院副院长刘溧认为。
北斗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三一新能源重卡实现销售4868辆,市场占有率达到17.4%;三一新能源牵引车销售2885辆,市占率为16.3%。
7月,主流企业新能源重卡销量几乎都高于去年同期,销量前15家企业中有11家实现了翻倍增长。“在去年销量高基数下,三一重卡等头部新能源重卡企业今年仍然取得较好的同比增长,含金量非常高。”一位新能源重卡行业人士表示。
渗透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在刘溧看来,新能源重卡渗透率在提升,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数据显示,今年7月,新能源重卡在重卡市场终端销量的占比达14.2%,这是新能源重卡渗透率年内第三次突破10%。
据第一商用车网掌握的数据,2023年新能源重卡技术路线以纯电动(包括换电式纯电动)为主,全年占比为88.75%。进入2024年后,以纯电动为主要技术路线的这一特点还在持续,前7个月,燃料电池重卡和混合动力重卡合计在新能源重卡市场仅占6.36%的份额,余下93.64%均为纯电动车型。
目前,新能源重卡正在越来越多地方加速落地。今年1月至7月,全国已有12个省份新能源重卡上牌量超过1000辆,河北省上牌量超过5000辆,山西、广东、四川、湖南和江苏等省份上牌量均超过2000辆。7月过后,广东、山西、陕西、福建、新疆、湖南、天津、云南、广西、宁夏等19个省份今年新能源重卡上牌量均已超过去年全年上牌量。
在6月18日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中国重汽表示,近年来,新能源重卡在销量规模和渗透率方面提升较快。公司依托于重汽新能源公司实现新能源重卡产品的销售,且渗透率稳步提升。今年6月的数据显示,公司新能源重卡的今年累计销量已超过去年新能源重卡的销售总量。未来,公司将持续优化产品,扩大产品优势,提升市场份额。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此前在中国商用车论坛上表示,2022年新能源重卡市场渗透率仅有2%,初步预计到2030年将接近50%
重卡产业迎来“电动化、无人化”热潮
在8月9日的一场发布会上,梁林河表示,三一重卡正式进入电动化3.0时代,将打破传统买卖关系的局限,推出集车辆、场景、运力、补能和运营于一体的新能源全生态解决方案,协同产业深度融合,助力大型物流公司发展,为整个生态链中的合作伙伴和产业链赋能。同时,三一重卡还推出了5G无人驾驶电动重卡和数智网联系统。
据介绍,三一重卡智驾级别达到L4级,实现了无人工干预的2万公里自动驾驶路测。今年该项目还承担起全国首个L4级新能源自动驾驶商用车在鄂尔多斯上路测试使命,助力这条8公里运输干线成为车路云协同智能网联商用车示范线路。
“30台实车已经历20万公里实况验证,该款车辆已从概念走向现实、从样车走向商品。”三一重卡相关人士介绍称。
三一新能源重卡数智网联系统搭建涵盖“车、货、人”的管理平台,可以帮助企业设置电子围栏,轻松实现车队管理、司机管理和车辆监控,大幅提升管理效率,让车队管理从粗放式管理走向智能化管理转型。
“眼下,已有不少下游场景通过智能化系统实现了真正的‘少人化、无人化’管理,新疆一物流企业就借此实现了15人团队管理200辆车及司机的成绩,大大提升了绿色化、智能化水平。”一位新能源重卡行业人士表示。(记者 夏子航)
转自:上海证券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