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市“期中考”:新能源与出口成市场增长点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7-27





  在车市“内卷”与“反内卷”的激烈博弈中,2024年已悄然过半,车企也迎来了“期中考”.


  上半年谁家车卖得最好?销量大增的背后有哪些原因?下半年车市又将有哪些变化?这些是当下行业普遍关注的问题。


  新能源车销量大增


  以旧换新政策正在不断为汽车市场注入新动力。而在政策的推动作用下,不少车企上半年的表现也颇具亮点,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不俗,成为诸多车企的业绩新增长点。


  今年3月,国务院印发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耐用消费品更多进入居民生活,畅通资源循环利用链条,大幅提高国民经济循环质量和水平”。随后,商务部等14部门又印发《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明确了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具体任务。


  6月25日,商务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进展及经验做法。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司长徐兴锋表示,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力度加码,政策成效也逐步显现,后续有望持续带动行业向上发展。“截至6月25日中午12点,商务部汽车以旧换新信息平台收到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申请约11.3万份,申请量呈现加快增长态势。”徐兴峰表示。


  以旧换新政策,正在不断为汽车市场注入新动力。而在政策的推动作用下,不少车企上半年的表现也颇具亮点,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不俗,成为诸多车企的业绩新增长点。


  比亚迪6月销量再破30万辆,夺得国内新能源汽车“销冠”。比亚迪发布的最新公告显示,公司6月销售新能源汽车约34.17万辆。1-6月累计销售新能源汽车约161.30万辆,同比增长28.46%,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72.62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销售88.1万辆。


  奇瑞集团半年度汽车销量突破百万辆,累计达110.06万辆,同比增长48.4%。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8.09万辆,同比增长181.5%。记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奇瑞接连推出了风云A8、iCAR03、捷途山海T2、星纪元ET、星途瑶光C-DM、新款智界S7等车型,覆盖插混、纯电、增程等多种动力。得益于一系列新能源产品的不断发力,奇瑞新能源车销量也在节节攀升。


  吉利汽车上半年累计销量为95.57万辆,同比增长41%;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2.02万辆,同比增长117%。吉利汽车称,“根据今年迄今为止产品的强劲销量表现,集团决定将原定全年销量目标上调约5%,从190万辆提升至200万辆。”


  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表示,吉利汽车追求的是稳健发展,全面进化;必须面对不同市场、不同用户,规划不同技术路线的产品;通过市场竞争寻找最有竞争力的技术路线,为不同的用户提供最满意的产品。


  造车新势力方面,不少车企销量也实现大涨。华为鸿蒙智行上半年累计交付194207辆汽车。6月,鸿蒙智行全系交付46141辆,问界M9交付17241辆,累计大定超10万辆。问界新M7上半年累计销量突破11万辆,6月交付18493辆,问界新M5上市累计交付破1万辆,6月交付7046辆,鸿蒙智行首款智慧轿车智界S76月交付2995辆。


  6月,理想汽车交付新车47774辆,环比增长36%,同比增长46.7%。今年以来,理想汽车月度交付首次突破4万辆。


  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想表示,6月理想L系列的销售势能继续提升,理想L6的月交付量成功突破2万辆,全系产品月交付量超过4万辆。二季度以来,在新车型理想L6上市和门店效率提升的双重作用下,理想汽车重回新势力品牌销量榜首。


  小鹏汽车宣布,上半年累计交付新车超过52000辆,同比增长26%。其中,6月交付量达到10668辆,同比增长24%。


  蔚来汽车6月共交付新车21209辆,同比增长98%,这也是蔚来汽车连续两个月销量破2万辆,二季度共交付新车57373辆,同比增长143.9%。今年上半年蔚来汽车共交付新车87426辆,同比增长60.2%,截至目前,蔚来汽车已累计交付新车537020辆。


  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二季度以来,得益于2024款车型全面上市、销能释放,结合市场端更灵活的销售政策,蔚来的交付量稳步增长。


  从上半年各大车企销量成绩单不难看出,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各家车企的重要增长点。乘联会表示,在新品投放放量和价格下探的双重驱动下,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将继续稳步增长,渗透率更是有望创出历史新高。预计6月渗透率将达49.1%,新能源渗透率提升将成为后续支撑车市增长的重要力量。


  出口势头强劲


  出口增长的重要原因是自主品牌燃油车的国际性价比优势巨大和新能源车出口较顽强,加之俄罗斯贡献了巨大增量,因此中国汽车出口的数量和均价均强势增长。


  除了新能源车销量表现优异,不少车企在海外市场的表现也“可圈可点”。


  上汽集团海外销量继续在中国汽车企业中领跑。上半年上汽集团海外市场终端交付量达55.4万辆,同比增长13.9%,其中,在欧洲市场,上汽MG上半年累计交付超过12万辆,已进入品牌销量TOP20。


  奇瑞集团也占据车企“出海”头部位置。上半年,奇瑞集团累计出口汽车53.22万辆,同比增幅达29.4%。


  比亚迪国际化战略正在持续推进。今年上半年,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海外销量超20.3万辆,同比增长173.8%,保持强劲增长势头。目前,比亚迪已进入全球88个国家和地区,并在巴西、匈牙利、泰国、乌兹别克等多个海外地区投资建厂。东吴证券此前发布的研报表示,考虑到新车推出、高端车型逐步放量以及海外出口贡献增量等因素,预计比亚迪2024年出口将达到40万-50万辆,同比增长67%-110%。


  长城汽车“出海”成效也十分显著。1-6月海外累计销售201500辆,同比增长62.59%。6月海外销售3.81万辆,再创单月海外销量新高。


  吉利汽车海外表现也不俗。6月海外销量为3.54万辆,同比增长超61%;上半年累计销量19.74万辆,同比增长67%。此外,新款Okavan-go在巴拿马发布,吉利以提供高价值的汽车出行方案,加速深耕中南美地区。


  在7月2日的业绩会上,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表示,目前吉利正按计划进行销售模式的拓展,下半年将结合新车型在欧洲的上市节奏,加快欧洲战略的转型升级,持续强化品牌高端化属性。此外,公司将重点在中东、东欧和非洲市场进行布局,同步激活中亚五国、墨西哥等市场,并加快拓展越南、印尼、澳新等新兴市场。


  上半年,中国车企不断调整品牌发展战略,加速走向海外。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发文称,自2021年以来,随着世界新冠疫情的暴发,中国汽车产业链韧性较强的优势充分体现,中国汽车出口市场近两年表现超强增长。2024年的5月,中国自主车企在海外部分地区销量初步统计达到19.8万辆,同比增长43%,环比增长3%。2024年1-5月的中国海外市场自主品牌销量94万辆,同比增长58%,中国自主品牌的海外部分可统计市场的零售表现很好。


  “出口增长的重要原因是自主品牌燃油车的国际性价比优势巨大和新能源车出口较顽强,加之俄罗斯贡献了巨大增量,因此中国汽车出口的数量和均价均强势增长。”崔东树说。


  不过,随着欧盟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税率,中国车企未来在出海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也会越来越大,亟需寻找破局之法。


  下半年竞争依然激烈


  行业表观看似内卷,但技术创新和出海加速才是本质,以端到端自动驾驶、智能底盘、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蓬勃发展,亦有望对产业链相关公司产生积极催化。


  展望下半年的车市,竞争无疑是更为激烈和残酷的。车企为完成年终目标考核,都会铆足了劲“卷”。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表示,7月汽车市场整体表现将与6月持平,新车成交价有望企稳。不过,经销商悲观情绪蔓延,预期较为谨慎,认为汽车市场整体维持去年水平,终端销量面临下行压力。其中,22.0%的经销商认为基本持平,有17.7%经销商认为下半年销量降幅超过15%。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6月车企冲击了半年度目标后,7月整体促销力度会有所回收,相对来说,7月车市价格体系会平稳一些,但也不会延续太长时间,下半年仍然会有持续的价格战。


  而在崔东树看来,2024年上半年持续增强的大幅促销扰乱了车市正常的价格走势,终端价格修复需要一段时间,加上今年第二季度超强的促销力度对下半年购车客户的消费透支效应,7月以价换量的效果有可能减弱。车企结合上半年战果,也将对市场预期、产品结构及上市节奏进行优化调整,车市或将进入蓄力期。


  中信证券研报则分析,市场近期对西方国家新能源汽车“政策退烧”和“小院高墙”的贸易保护做法普遍担忧。但仍然看好全年新能源车市销量和出海前景,特别是4月底推出的以旧换新政策有望明显拉动全年销量。


  中信证券预计,板块beta(贝塔系数)在下半年将好于上半年。长期看,判断新能源汽车行业自今年起进入了为期2年左右的洗牌期,华为和小米作为最后的新入局者,也将是未来20万元以上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的最大变量。同时,海外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有望不断给汽车行业盈利带来超预期因素。行业表观看似内卷,但技术创新和出海加速才是本质,以端到端自动驾驶、智能底盘、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蓬勃发展,亦有望对产业链相关公司产生积极催化。(记者 马艳)


  转自:中国工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