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上风电进入夯实发展基础的关键时期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7-04





  近日,第九届全球海上风电大会在宁波举行。此次大会聚焦海上风电发展热点、前沿技术及市场政策前景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以推动我国海上风电高质量跃升发展。


  “我国能源结构正发生深刻变革,风电发展随着市场和技术的不断成熟而逐步提速。作为风电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我国海上风电当前正处于夯实发展基础的关键时期。”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在大会上表示,国家能源局将通过促进规模开发、完善体制机制、开展海风资源普查、加快技术攻关等方式,多措并举推动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


  建立完善产业链供应链


  近年来,在“双碳”目标指引下,我国能源转型加速,海上风电规模不断扩大。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全国海上风电新增并网容量69万千瓦;截至2024年3月底,全国海上风电累计并网容量达到3803万千瓦。


  “我国海上风电市场规模迅速增大,技术创新与实践取得丰硕成果,项目造价与度电成本稳步降低,并已建成完善的海上风电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说,“现在,我国已经批量生产16兆瓦的海上风电机组,18兆瓦也已下线并开始小批量使用,叶片从原来40多米长发展到现在131米长,这些都在全球领先。同时,海上风电项目目前平均度电成本已降至0.33元/千瓦时左右,海上风机价格从6000元/千瓦多降到3000元/千瓦多。”


  全球风能理事会发布的《全球海上风电产业链发展报告》显示,当前,我国风电机组产能占全球市场的60%,叶片产能占全球市场的64%,齿轮箱产能占全球市场的80%,发电机产能占全球市场的73%,固定式基础设施的产能占全球市场的76%。


  “我国研发制造的海上风机已具备全球竞争力。”远景能源风机产品线总经理黄虎说,目前,我国最早批量并网的海上大兆瓦机组--远景EN-252/14MW已在广东惠州平稳运行超半年,成功经受住了超强台风的考验,充分验证了100%中国自研自制供应链的可靠性和交付能力。


  “风电机组数量的减少、容量的不断扩容,对降低海上风电整体投资成本的效应明显,因此海上风电机组大型化是发展主流。”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总经理罗勇水表示,随着相关领域技术的不断创新,海上风电机组的单机容量将会持续提升,未来5年内有望达到25MW规模。


  挺进深远海趋势明显


  秦海岩说:“海上风电由近海走向远海是必然趋势。一方面,我国在深远海风电技术方面已取得长足进步,并具备规模化发展的产业基础;另一方面,海上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深远海,将是我国海上风电开发的主战场。”


  据国家气候中心的最新评估结果,我国深远海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超过12亿千瓦。


  面对巨大的发展潜力,风电企业纷纷加快布局。“现阶段,海上风电已逐步由近海向深远海挺进,由单一风电转变为'海上风电+'融合发展。”运达股份董事长高玲表示,运达股份在深远海风电开发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下线全球单机容量最大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漂浮式“海鹰”平台海上风电机组,使深远海变成极具规模开发价值的资源宝库,为深远海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提供全生命周期整体解决方案。


  金风科技风电产业集团总经理助理兼海上业务单元总经理于晨光表示,金风科技在适应深远海环境的高可靠的大兆瓦机组、先进海工装备、远距离海上风电输电技术等方面已有诸多实践,“目前,金风科技正在研制16MW级漂浮式风机,并设计开发机组和浮体系泊。”


  “在向深远海发展趋势下,海上风电开发和风机研发进入'深水区''无人区'。我们成功开发出面向深远海的创新产品--全球已并网的最大风机远景EN-256/16.7MW。”黄虎说。


  多措并举促发展


  当前,我国深远海风电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下一步如何推动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并走向深远海?


  潘慧敏表示,一是稳妥有序推进海上风电发展。要有序发展海上风电,高度重视建设施工运维安全;有序推进近海项目布局优化和深远海项目试点,统筹电力送出和工程建设。二是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政策体系,加大政策供给;结合试点工作,加快推进相关规划和管理办法出台。三是组织开展海上风能资源普查。组织有关试点地区开展海上风能资源普查工作,为项目开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四是加快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加强海上风电核心部件攻关与创新,支持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和海上风电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创新,加快培育海上风电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副主任崔晓健表示,为推动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一要落实国家政策,优化空间布局,推进深远海发展。发展适应深远海开发利用的装备,装置要大型化,区块要规模化;解决远距离输送、海底电缆保护等关键技术;推进专属经济区及大陆架风电开发利用的政策供给与试点示范。二是释放海洋数据生产力,支撑海上风电发展。三是加快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海上风电+”模式。推动“海上风电+深远海养殖”“海上风电+油气平台”“海上风电+海水淡化”“海上风电+海洋观测”“海上风电+制氢”等融合发展新模式;推进多种能源集成的海上能源岛建设,海上风电为其中一种电力供给方式;建设海上综合开发体,海上风电为整个综合开发体服务。(记者 叶伟)


  转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