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舶出口势头劲 贸易呈现新特点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6-28





  尽管世界经济艰难复苏,但在国家相关产业政策措施指导下,今年以来,中国船舶工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今年1-4月,中国船舶(及船用配件)出口金额为154.6亿美元,同比增长61.5%。其中,集装箱船、散货船等优势船型继续巩固和保持领先地位。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船舶行业主管李雅君预计,今年全年,中国船舶出口有望达到430亿美元,实现同比增长25%;进口船舶将达30亿美元。


  进口和出口均现高速增长


  今年前4个月,中国船舶出口额大幅增长。


  从出口船型来看,集装箱船、散货船、机动多用途船及其他机动货运船舶位居前四位。其中,集装箱船出口额大幅增长达65.34亿美元,占比提升至42.3%;散货船出口额为33.76亿美元,占比21.9%;机动多用途船出口额为5.3亿美元,占比3.4%;其他机动货运船舶及客货兼运船舶出口额为5亿美元,占比3.3%。


  从出口国家和地区来看,亚洲依然是中国最大的船舶出口市场。数据显示,1-4月,中国对亚洲市场出口船舶金额为74.7亿美元,同比增长30.8%,占比48%;对非洲市场出口船舶金额为33.6亿美元,同比增长88%,占比21.6%;对欧洲市场出口船舶金额为27.5亿美元,同比增长202%,占比17.7%;对大洋洲市场出口船舶金额为11亿美元,同比增长50%,占比7.2%。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进一步加强,尤其是中非经贸合作的不断拓展,中国船企加大开拓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市场的力度,呈现较快增长。"李雅君表示。


  今年以来,中国船舶及配套设备进口实现同比两位数增长。1-4月,中国进口船舶及配套设备金额为10亿美元,同比增长28.2%,主要进口商品为船舶用柴油机等配套设备。韩国、日本、德国位列进口来源国前三位。


  贸易呈现新特点


  自去年以来,中国船舶贸易呈现出新特点。


  首先,中国船企新船订单持续增长。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全球航运市场对新船的需求稳步增长,特别是在干散货、液化天然气(LNG)和邮轮领域。"这主要受到两方面因素的推动。一方面,全球船队对于环保法规的遵循意愿促使船东更换老旧船只,以符合新的环保标准,为中国船舶出口提供了商机;另一方面,去年红海危机导致绕航需求增加,消耗闲置运力,从而提高了对新船的需求。全球船队在减排规则影响下运力结构的绿色转型也在加速,未来转型步伐的加快将进一步支持新造船市场向好发展,我国新船订单有望持续增长。"李雅君表示。


  其次,船海产品实现全谱系发展。去年,在船海产品(船型、种类、质量)方面,中国船舶工业实现全面突破。全球18种主要船型中,中国共有14种船型新接订单量位列全球第一。其中,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和汽车运输船新接订单量分别占全球总量的79.6%、72.1%、47.8%和82.7%。


  同时,绿色转型全面提速。去年以来,中国LNG、甲醇动力绿色船舶订单快速增长,新接绿色动力船舶订单国际份额达到57%,实现了对主流船型的全覆盖。内河船舶绿色化、智能化发展取得突破,全球最大700TEU纯电动集装箱船、全球最大5400马力纯电拖船、国内首艘500千瓦氢燃料电池动力船"三峡氢舟1"号等装备已研制完成并投入使用。


  提升竞争力促发展


  虽然中国船舶工业保持平稳发展态势,但也要看到,船舶工业面临的诸多问题。比如,目前中国船舶与海工装备领域存在着核心系统自主配套率较低、高端研发设计能力较弱等短板。对此,李雅君认为,强化研发设计能力,提升科技支撑能力,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攻关核心技术,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是中国船舶行业面临的长期任务。


  另外,劳动力成本上升给船舶企业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劳动力不足与生产任务饱满矛盾凸显。


  "船舶工业是兼具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特点的产业。交船时间表明,未来3至4年,我国船企将达到交船的高峰期,其中高技术船舶占比大幅提升。大中型集装箱船和大型LNG船集中交付期分别在2023-2024年和2025-2026年。目前,受人口结构变化影响,船舶企业劳动力人口流出趋势加强,一线技术工人减少,企业用工成本上升,压力加大。"李雅君表示。


  如何推动船舶行业高质量发展?李雅君认为,提升中国船舶企业的竞争优势尤为重要。将船舶海工配套产业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主攻方向,有助于进一步提升船海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船舶配套的关键设备与零部件依赖进口是制约我国船舶制造业快速发展的根本问题之一。应清醒认识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战略意义、重要性和紧迫性。建议坚持政府推动、企业主导,创新商业模式,推动大中小企业构建稳定配套联合体,通过强强联合不断增强我国造船产业核心功能,在打造产业生态集群、培育壮大造船产业等方面携手并进。"李雅君说。


  同时,坚持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方向也将促进船舶行业的技术创新。近年来,在国家"双碳"目标指引下,中国船舶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高质量发展获得实质性进展。(刘叶琳)


  转自:中国贸易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