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比增长与环比下降并存 汽车市场需进一步提振需求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5-29





  “4月份,我国经济景气水平总体延续扩张,三大指数继续保持在扩张区间,制造业企业生产继续加快、市场需求继续恢复、企业对近期市场发展信心总体稳定。我国汽车产销同比呈现较快增长,但环比下降。”中汽协行业信息部主任刘征说。


  专家表示,需进一步提振国内汽车市场需求。


  整体表现良好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最新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40.6万辆和235.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8%和9.3%,环比分别下降10.5%和12.5%。其中,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04.8万辆和200.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5.2%和10.5%,环比分别下降9%和10.5%;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5.8万辆和35.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0.8%和2.8%,环比分别下降18.3%和22%。


  专家表示,4月份产销之所以会出双降态势,与3月份的高基数存在很大关系。3月份,大量新车上市加之部分地区出台以旧换新等促销政策,一定程度上拉动汽车销量环比、同比较快增长。当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8.7万辆和26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和9.9%,环比分别增长78.4%和70.2%。


  “今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表现稳中向好,一季度车市零售基本实现预期中的开门红走势。具体到汽车领域,国家层面针对汽车行业的政策指引频出,旨在进一步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随着以旧换新、报废更新政策的出台和逐步落地,商务部组织开展全国汽车以旧换新促销活动,汽车生产企业、销售企业开展配套促销活动;多地通过中央财政安排的节能减排补助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汽车以旧换新,与企业促销合力对'五一'前后车市构成较好的拉动作用。”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虽然有利因素颇多,但掣肘因素不容忽视。


  “虽然4月份有22个工作日,同比多两天,但因价格不稳等因素导致消费者观望气氛浓重,4月份乘用车零售出现周期性环比下行走势。新能源汽车的新车价格战带来一定增量,但持续性不强,内部分化严重。持续价格战下的常规燃油车型大部分没有持续降价的空间,因此市场被新能源汽车加速侵蚀,带来部分用户的观望,这进一步抑制了销量提升空间。”崔东树说。


  新能源汽车依然抢眼


  4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7万辆和8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9%和33.5%,产量环比增长0.8%、销量环比下降3.7%,市场占有率达到36%。其中,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73.6万辆,同比增长37.3%,环比下降2.9%;新能源汽车出口11.4万辆,同比增长13.3%,环比下降8.6%。


  “近几个月的促销持续加大,2-4月新能源汽车促销力度的增大尤为明显,4月促销相对增长温和,目前已经达到历史高位促销水平。”在崔东树看来,4月份新能源汽车表现亮眼的原因,与4月份的北京车展及车企大幅度促销手段密不可分。


  1-4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98.5万辆和2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3%和32.3%,市场占有率达到32.4%。其中,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252万辆,同比增长34.4%;新能源汽车出口42.1万辆,同比增长20.8%。


  “伴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的规模优势显现和市场扩张需求,中国制造的新能源汽车品牌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在海外的认可度持续提升,虽然近期受到一些干扰,但长期看新能源汽车出口仍然市场向好,前景光明。”崔东树说。


  车市进入平稳期


  “今年5月共有21个工作日,与去年同期相同,但今年连续5天的假期压缩了5月份的产销时间间隔,随着夏季的传统淡季临近,车市进入平稳期。”在谈及车市接下来的走向时,崔东树表示,4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4%、51.2%和51.7%,三大指数继续保持在扩张区间,对车市的稳定促进有明显作用。


  “随着'以旧换新'政策的落地实施、各地相应政策措施出台与跟进,加之车市新品价格战阶段性降温,市场观望群体消费热情被激发,市场应进入相对较好的发展阶段。”崔东树说。


  “近日,商务部、财政部等七部门印发《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明确资金补贴范围和标准,统筹新能源车和燃油车发展。前期,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关于调整汽车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有助于进一步降低汽车消费门槛,与此次《实施细则》形成政策合力。地方政府也在积极响应,出台有关配套措施。”刘征表示,随着有关政策的深入实施,以及汽车生产企业进一步加大创新步伐,不断推出大量新车型,均有利于进一步激发汽车市场消费潜能,扩大国内市场需求。(记者 于大勇)


  转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