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结构持续优化 经营主体预期向好
稳中有升 我国物流业延续恢复态势
一季度以来,我国物流运行总体延续了前期的恢复态势,社会物流总额增速稳中有升,物流市场活跃度提升,供给结构持续优化。从细分领域看,仓储物流业务回升明显,航空运输、电商物流等领域物流业务指标增长水平创近期新高。
物流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环节。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社会物流总额为88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9%,增速比去年四季度加快0.5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
多个分项指数环比提高
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我国电商物流指数连续两个月环比上涨,其中,农村电商物流业务量同比增长较快。
4月中国电商物流指数为113.2点,环比提高0.7点,自2019年12月以来首次突破113点。分项指数中,总业务量指数、物流时效指数、履约率指数、满意率指数、人员指数、实载率指数均较上月有所提高。
具体来看,4月,电商物流总业务量指数为127.7点,比上月提高1.3点。分地区看,东部、中部和东北部地区总业务量指数有所提高,其中东北部地区提升幅度最大。4月,农村电商物流业务量指数为127.9点,比上月提高0.2点,比去年同期增长超过25%。分地区来看,中部和东北部地区有所提高,其中中部地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4月,物流时效指数为101.2点,比上月提高1.4点,连续两月上涨,且时隔5个月后重回100点以上。企业供给时效和业务量呈现双增长局面,为电商物流市场二季度开局奠定良好基础。
专家认为,在需求带动下,供给端企业实载率提高,运营成本有所下降,成本指数连续回落。企业运营效率稳定,供给能力储备充足,服务效率稳步提升,各项指数保持高位。
行业景气水平显著回升
今年一季度,物流业总收入3.1万亿元,同比增长4.5%,恢复态势与物流需求基本保持同步。特别是进入3月以来,物流活跃度上升,多数领域积极变化明显,新订单、总业务量、设备利用率、库存周转率等指数均有明显上升。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一季度以来,我国物流运行总体延续了前期的恢复态势,社会物流总额增速稳中有升,物流市场活跃度提升,供给结构持续优化,助力经济运行效率整体有所好转。特别是进入3月以来,上下游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加快,运输、保管周转效率显著改善,经营主体预期向好,物流运行整体稳中有进。
另外,从细分领域看,仓储物流业务回升明显,航空运输、电商物流等领域物流业务指标增长水平创近期新高。一季度,我国电商物流业务量指数平均为124.6点,明显高于上年同期平均水平。其中,农村电商物流业务量指数仍快于整体电商物流业务量指数,表明在农村需求增长、县乡物流配送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等因素带动下,农村电商物流延续较快发展态势。
上述负责人表示,从增速看,社会物流总额增速比去年同期及去年四季度均有所加快,延续了去年以来的回升向好态势,彰显物流运行开局良好,恢复水平总体稳中有升。从社会物流总额结构看,农产品、进口、民生消费领域基本稳定,工业品物流总额占社会物流总额比重仍在88%,物流支撑生产领域的作用依然强劲。
多式联运领域加速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一季度,交通运输物流整体保持畅通运转,多式联运等领域呈现加速发展态势,助力运输物流效率提升、协调性增强。
据了解,一季度我国多个重要物流枢纽区域多式联运支撑作用有所增强,江苏省完成集装箱公铁联运量40.85万标箱,增长近20%;湖北省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完成5.58万标箱,同比增长近30%,占比创历史新高;辽宁港口海铁联运量同比增长29.3%,多地协同推进高效联运方式加速发展。
今年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通过加强国省干线公路与产业园区有效衔接,畅通城市群和县域骨干路网,推进集疏运公路、铁路建设,打通公铁、陆空联运“最后一公里”,有效保障煤炭、矿石、化工产品等大宗货物高效运输。“通过‘一单制’模式和‘一箱到底’交付,我们做到了海运箱‘上岸’和铁路箱‘下海’,货物交付时间由15个工作日缩短至7个工作日。”宁夏新华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闫兴华表示。
综合来看,一季度以来政策效应持续显效,特别是随着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相关政策的落地,再加上中央多次提出要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利好物流发展,物流相关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定增长(其中铁路运输投资增长17.6%,航空运输投资增长35.4%),物流基础设施水平持续改善,物流运行也将延续向好恢复态势。但也要看到物流恢复进程波动依然明显,回升基础待巩固,当前物流仍处于稳步恢复叠加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二季度基础建设项目开工进度不断加快,物流企业对未来发展保持乐观预期,业务活动预期指数连续两个月回升,且位于55%以上高位运行,加之物流领域投资稳步回升,物流相关领域发展环境将持续优化。(依琰)
转自:中国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