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O为贸易未来发展注入新活力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5-15





  以“发挥AEO制度优势,促进包容和可持续的全球贸易”为主题,第六届全球“经认证的经营者”(AEO)大会日前在深圳闭幕。作为世界海关组织倡导的认证制度,多国海关携手推动AEO互认合作,更好实现关企互利共赢、全球贸易畅通。


  降本增效 激发活力


  AEO制度由世界海关组织倡导,对信用状况、守法程度和安全水平较高的企业给予优惠便利。作为海关最高信用等级企业,AEO企业可以享受优先办理、减少监管频次、优化服务等一系列优惠管理措施,有效降低国际贸易成本,提升国际竞争力。


  在全球贸易中,AEO是“绿色通行证”和“金字招牌”。


  有了它,企业的通关速度“快人一步”,贸易成本“更低一筹”。“我们在中国取得AEO的经验形成一套有效机制在集团内部推广,现在印尼和哥伦比亚子公司均通过认证。”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关务部部长吴永盛说,据印尼子公司反馈,AEO资质获取后,通关效率提升10%至20%,查验率从5%下降到1%。


  凭借它,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底气更足”,走出去“步子更大”。“有了AEO企业良好声誉的加持,我们成功拓展秘鲁、智利等共建‘一带一路’新兴市场。”东丽高新聚化(佛山)有限公司关务主管郑少忠说。


  通过它,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加速构建,消费者获益更好“买全球”。唯品会跨境业务总经理孙绮威介绍,自2020年加入AEO队伍,其跨境商品通关平均时长从一周缩至半天,电商平台运营效率提升,跨境业务攀升,美妆、保健品等多品类海淘商品销量快速增长。


  目前,我国5800余家AEO企业贡献了我国近四成的进出口值。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说:“我们持续激发AEO制度的生命力,为贸易的未来发展注入新活力。”


  信用赋能 优化发展


  讲解机器人、交互体验查验机器人、车底检查机器人……与会嘉宾饶有兴致地体验中国智慧海关建设成果。海关总署副署长孙玉宁表示,中国海关将大力推进智慧海关建设,着力提升AEO制度实施和国际互认合作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以承办此次大会为契机,中国海关再次向AEO企业增加17项便利措施,AEO企业享惠内容更丰富,实现“精品更精、待遇更优”。尤其在帮助企业强化合规意识、规范内控管理、提高守法水平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AEO逐步成为企业外贸发展的辅助引擎。


  中小微企业和新业态领域发展迎来新机遇。围绕“新动能、新贸易方式、新质生产力”,海关将加大新动能分布企业培育力度,优化新贸易方式适配标准,持续提升AEO企业含金量。“通过将AEO制度拓展到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和广大中小微企业,积极拓展AEO制度发展的‘蓄水池’和‘动力源’。”王令浚说。


  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培育企业信用动能。太阳油墨(苏州)有限公司关务员韩立粉介绍说,南京海关指导企业充分利用“AEO+RCEP”叠加政策红利,企业可以根据相关规定和自身经营需求自主签发原产地声明,享受高效通关、免除担保、进口国零关税等政策红利,进一步提高“出海”竞争优势。


  诚意合作 开放互惠


  5月9日,海关总署分别与布隆迪共和国税务局、冰岛税务与海关署签署AEO互认安排。至此,中国已经与28个经济体签署AEO互认协议,覆盖54个国家(地区),互认协议签署数量和互认国家(地区)数量居全球“双第一”。


  近年来,中国海关持续扩大AEO互认“朋友圈”,主动对外开展AEO能力建设援助。


  深圳海关建设了全国首家AEO实训基地。从基地实景区域以贸易安全为主,逐步拓展覆盖所有标准要求。同时打造国际AEO互认及援建工作室,应用于AEO线上谈判、认证观摩直播、能力援建等国际互认合作工作,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


  2022年起,深圳海关和新加坡关税局创新开展中新(深圳)AEO互认合作赋能工程。“项目进一步加深深圳和新加坡的海关合作,有效解决企业在通关上的问题,让通关更顺畅,贸易更便捷。”深圳赛意法微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建华说。


  更多AEO互认合作工作顺利推进,助力更方便快捷地“买卖全球”。像中泰两国已完成相关准备,将择机签署AEO互认协议。此前,海关总署、泰国海关、广州海关与美的佛山工厂,还曾一屏三地“云互联”,线上展示认证过程。


  泰国海关AEO团队代表帕娜达·玛哈宁说:“中国海关认证流程细致专业,企业出口合规水平高,我们对未来合作满怀期待,对进出口前景充满信心。”(记者丁乐、王丰、邹多为)


  转自:新华社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