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造船市场由复苏趋向稳定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2-22





  近日,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 (以下简称 “协会”)对2023年船舶行业进行了总结,并对2024年行业进行了展望。


  2023年世界新造船市场由复苏趋向稳定,新船价格再创新高,主力船型均衡发力,中长期造船需求持续向好。船舶工业继续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主要指标全面增长、市场份额全面提升、船海产品全面突破、绿色转型全面提速。


  市场由 “爆发”向 “稳定”过渡


  世界新造船市场从2021年的 “爆发接单”逐步向2022、2023年的“稳定接单”转变。2023年,新造船市场三大指标同比增长,主力船型均衡发力,绿色技术与装备加快应用,产业格局进一步巩固。


  新接订单方面,2023年世界新接订单量4301万船舶修正总吨 (CGT)、10691万总载重吨 (DWT),同比分别增长0.5%、27.9%;船舶修正总吨计,新接订单量基本持平;总载重吨计,则大幅增长。


  本轮市场复苏带动新造船价格快速回暖,并大幅走高。以克拉克森新造船价格为例,2024年1月初新船价格指数攀升至180.36,同比增长10.8%,大幅超过2022年的4.9%涨幅,创2008年12月以来的船价指数最高值。新造船价格的上升一方面包含新技术、新装备应用后的价值提升,另一方面则是更多反映出市场的供需关系,也是当前新造船市场稳定向好的重要标志。


  主力船型均衡发力


  2023年船舶市场,除客船外,油、散、集、气、特种船五大主力船型的市场份额相差不多。其中,油船增速最大,散货船份额最高,特种船也保持了较快增长。其他主力船型则出现负增长。本轮市场复苏以来,船型轮动的特点明显,这与航运市场当时的迫切需求有着密切关系,而某种船型的集中下单又会对该船型的发展周期产生微妙变化,成为新一轮周期的起点。


  2023年,采用可替代燃料的船舶订单份额为34.4%(运力计)和27.1%(艘数计),较2022年有一定程度的回落。新船订单中LNG动力仍是主力,采用甲醇动力订单的份额明显提升。同时,采用的动力预留技术新接订单大幅增长。在建船舶中有251艘船舶选择甲醇燃料,有252船舶选择氨燃料。此外,采用如空气润滑、风帆、热回收管理等新型节能技术的船舶明显增多,2023年约25%的新船订单使用上述一项或多项节能技术。


  2023年是航运温室气体减排又一个里程碑之年。国际海事组织调整“减排目标”,到2050年左右达到净零排放;替代燃料的应用进程加速,到2030年占比至少达到5%,并力争达到10%。


  面对航运减排的新形势,先锋船东、主流船厂/主机厂、能源巨头已经开始主导、提供或布局多种方案。节能环保船型、甲醇/氨/混动等多种动力形式、碳捕捉等多种低碳、零碳、负碳技术逐步成熟或正在加速商业化。业界对技术路线的选择仍在探讨与思考,但解决方案的成熟度已经大幅提高,主要集中在后期成本上的考量。


  中国扩大领先优势


  2023年,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世界总量的50.2%、66.6%和55%,较2022年分别增长2.9、16.8和6个百分点,份额首次全部超过50%。以修正总吨计分别占47.3%、59.7%和47.3%,同样保持全球领先。同时,18种主要船型中14种船型的市场份额获得第一。


  2023年,以修正总吨计,中韩两国新接订单份额为83.6%,较2022年下降2.6个百分点。日本份额有所增长,从2022年的7.7%上升到2023年的10.4%。从企业维度看,全球前10名造船集团接单占比为68%,较2022年75.2%下降7.2个百分点。中国造船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有7家企业进入新接订单前10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造船三大指标位居全球各造船集团之首。集中度下降的原因既有一线船企订单趋向饱和,又有船型变化给中小型造船企业更多机会。


  协会在2023年的系列分析中指出,影响新一轮市场周期变化的要素逐步由“经济发展→海运增长→造船需求”的单方面牵引向既包含直接的经济变量,又融入规则、技术、供给等多重 “新变量”共同作用而转变。近两年的市场发展验证了这种变化,也预示着未来中长期市场发展的基本逻辑,即 “经济偏弱,规则增强,供给保底,带动总供需的均衡稳定”。


  新造船周期向上潜力有限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预判,世界经济发展的预期偏弱。在多重挑战叠加之下,全球经济继续面临持续通胀和增长前景低迷的困境。放眼更长维度,更多机构也预测世界经济将进入3%左右的低增长区间。


  世界经济发展形势牵动海运贸易量的变化,推动海运贸易量快速增长的有利因素不足。预计到2030年,年均海运贸易增速与全球GDP增速相仿,增速将低于3%。近三年来,航运细分市场严重分化,集运、干散货运、液货运输、特运等领域都经历了或正在经历各自的 “高光或没落”,客运在经历 “寒冬”后逐步显现出积极迹象。未来,经济增速偏弱,海运增量有限,叠加突发事件,航运市场细分领域需求不均将成为 “常态”。


  2023年,全球造船业完工交付船舶同比增长16.2%,这个增幅是上一轮高峰后最大的增幅,也使得全球活跃产能利用率站上了新高度,大致测算已经达到90%。中国船协产能利用监测指数 (CCI)2023年三季度的数值10年来首次突破800点,从这一侧面确认当前产能的紧张程度。


  上一轮大周期市场接单与产能扩建相同步,本轮市场复苏以来,造船新产能的扩张十分有限,甚至全球活跃船厂的数量还处于下行通道。


  协会认为,新造船市场的中长期需求稳定向好,决定本轮周期长期走势的天平更多倾向了 “供应端”,即产能释放的深度决定了年度市场的高度,产能的规模实力决定了年度市场的份额。从2021年以来的新接订单量与产能发展可以看到,两者已经在趋同。从这一点上看,未来造船业的竞争不仅是技术领域的竞争,保持产能规模和稳定极为关键。有了产能,就有了市场,更有了份额。(记者 郭宇)


  转自:中国工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今年世界造船市场有望小幅反弹

    2017年全球经济仍然将呈现缓慢复苏态势,复苏差异性明显,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趋势有所增强,这些给全球经济复苏以及全球航运贸易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
    2017-03-27
  • BDI连续上涨 新造船市场能否走出谷底

    克拉克森在其近期发布的报告中称,随着2000年造船产能的逐渐增加,全球船厂总产量在2010年达到了最高峰。然而,在此之后,船舶订单量的减少给船厂带来的影响已经成为影响整个行业的关键问题,全球船厂产量显著下滑
    2017-04-05
  • 造船业:“漂亮”数据背后仍需破浪前行

    近几年,我国造船业多个主要指标跃居全球之首,但“漂亮”数据的背后,却是全行业普遍亏损,面临“订单难接、交船难、经营难、转型难”,企业在低谷挣扎。业内人士认为,未来造船业兼并重组是大势所趋。
    2017-04-14
  • 造船业洗牌,谁会笑到最后

    曾经风光无限的造船业正经历一场风暴洗礼,受全球经济和航运市场低迷影响,造船市场在谷底中徘徊。我国造船业正经历一场大洗牌。
    2017-06-15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