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国西药类产品进出口形势分析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2-21





西药进出口占据医药外贸市场半壁江山

——2023年我国西药类产品进出口形势分析


  2023年,我国西药进出口自2018年以来首度出现贸易逆差。根据海关统计数据,2023年我国西药类产品进出口总额为1038.84亿美元,同比下降9.2%。其中,出口额为510.71亿美元,同比下降20.27%;进口额528.13亿美元,同比增长4.88%。贸易逆差额为17.42亿美元。西药类产品进出口总额占医药外贸总额的53.17%。


  分季度来看,2023年西药出口呈现每季度环比下降现象,一季度出口额尚与2022年四季度基本持平,二季度则出现较大幅度的环比下降,三、四季度环比下降幅度较小。出口同比下降情况自二季度达到低点后,下半年有明显的收窄趋势。


  分月度来看,2023年1月为全年西药产品出口额最大月份,主要原因是2022年12月外贸订单执行的滞后性和延续性;3月份出口额呈现“小高峰”,或与1~2月春节假期后出口订单执行的恢复性增长有关。全年出口额呈整体下行趋势,同比下降幅度与分季度表现基本一致,下半年尤其是11月、12月降幅明显收窄。


  原料药


  出口“以价换量”部分品类国产化能力提升


  2023年,我国原料药出口额为409.09亿美元,同比下降20.66%;出口量为1248.92万吨,同比增长5.4%,出口平均单价下降24.7%。原料药出口额在西药产品出口额中占比80.11%,与2022年基本持平。原料药出口存在明显的“以价换量”现象,几类典型的大宗原料药均表现出全年出口数量增长、出口平均单价降幅超过出口额降幅的态势,抗生素类原料药甚至出现量增价减现象。


  2023年激素类原料药出口平均单价与2022年基本持平,出口额12.54亿美元,同比增长9.8%;出口量同比增长9.3%,主要是由促皮质素、促性腺激素和胰岛素等肽类激素和部分甾体激素原料药出口增长驱动。分市场看,我国原料药出口前三大市场为欧盟(含英国,下同)、印度和东盟;对美国出口额为40.36亿美元,同比下降24.5%。


  2023年,我国原料药进口额为100.22亿美元,同比下降1.5%;进口量为198.13万吨,进口平均单价同比下降2.6%。在出口低迷的背景下,进口整体保持相对稳定。分市场看,我国原料药进口前三大市场为欧盟、东盟和美国。自印度进口原料药金额为7.11亿美元,同比下降11%,主要是进口量下降8.2%所致。


  在本土企业技术创新推动下,我国原料药部分品类国产化能力提升迅速。例如,2023年,我国自马来西亚进口甲硫氨酸数量下降41.8%,自新加坡进口甲硫氨酸数量有2.2%的微涨,但单价下降9.4%。整体来看,甲硫氨酸进口量价齐跌,但出口量增长了30%。甲硫氨酸进口量的下降,还间接导致自东盟进口原料药占比相较2022年下降了约6%,自欧盟进口原料药占比提高了约6%。


  西药制剂


  出口额同比下降 进口产品“量价背离”


  2023年,我国西药制剂出口额为63.13亿美元,同比下降4%;出口平均单价同比下降12.3%,出口量则增长了9.5%。分类别看,激素类药品制剂出口数量虽然同比增长34.6%,但出口平均单价下降了32%,导致出口金额下行;头孢菌素类药品制剂、其他西成药和抗感染类药品制剂出口额分别同比下降3.5%、2.5%和7.3%;青霉素类药品制剂出口额同比增长8.9%。


  2023年,我国西药制剂进口额为245.45亿美元,同比增长7.48%,进口平均单价同比下降5.8%,进口量增长14.1%。


  分类别看,除青霉素和维生素类药品制剂外,其他各类西药制剂进口额均增长。其中,头孢菌素类药品制剂进口额涨幅最大,达到24%;包括胰岛素、皮质甾类激素在内的激素类药品制剂进口额同比增长8.5%,进口量增长18.6%,进口平均单价下降8.5%。进口西药制剂产品也存在“量价背离”现象,进口品类中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其他抗感染类药品制剂进口是量减价升,其他产品则为量升价减。


  分市场来看,德国仍为我国西药制剂进口第一大市场,其次是意大利和美国,前三大市场进口额分别同比增长7.3%、26.8%和14.5%。


  生化药品


  人用疫苗出口降幅收窄 总体进口量价齐升


  2023年,我国生化药品出口额为38.48亿美元,同比下降34.97%;出口量增长4.7%,出口单价下降37.9%。其中,人用疫苗出口额为2.02亿美元,同比下降79.6%;出口量下降80.5%,出口平均单价则有4.4%的微涨。


  人用疫苗出口情况变化是导致近3年生化药品出口波动最大的因素。2022年2月以来,曾在2021年驱动生化药出口暴增的新冠病毒疫苗出口量骤跌,导致当年生化药品出口额大幅下降。进入2023年,人用疫苗出口虽仍保持下降趋势,但整体波动不大,出口已逐渐回归到疫情前常态化水平,同比下降幅度也呈现出不断收窄的态势。


  此外,肝素及其盐是生化药主要出口产品,2023年出口额占生化药总出口额的23.81%,同比下降近3%。肝素及其盐出口量价齐跌,也是导致生化药品出口额下行的因素之一。2023年,肝素及其盐出口额为9.25亿美元,同比下降41%;出口量下降22.3%,出口平均单价下降24.1%。肝素及其盐出口单价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涨幅超过50%,2021年达到高点后持续下降,特别是在2023年四季度,平均出口单价已跌破2018年平均水平;2023年出口量则在持续数年下跌、2021年略有回升的基础上再次下降。从供给侧看,生猪出栏量自2020年周期低位后开始回升,至2023年已达到201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肝素粗品的上游供应趋于饱和;从需求侧看,随着全球供应链逐渐恢复,肝素及下游制剂相关企业广泛面临去库存问题,加之国际肝素行业震荡,都对国内出口造成影响。


  2023年,生化药品进口额为182.46亿美元,同比增长5.2%;进口量增长4.6%,进口平均单价上升0.6%。其中,人用疫苗进口额为62.25亿美元,同比增长58.2%,占生化药进口总额的34.1%,延续了2022年的增长态势,创历史新高。


  分市场看,自爱尔兰进口生化药品金额为67.48亿美元,同比增长31.9%,仍稳居我国生化药品进口第一大市场;2022年进口额排名第四的瑞士,进口额增长了29.2%,超越德国跻身我国生化药品第三大进口市场。值得注意的是,自比利时进口生化药品金额在2023年增长168.6%。驱动增长的主要产品为人用疫苗,进口额为6.56亿美元,占我国进口人用疫苗的10.54%,占自比利时进口生化药的92.0%,同比大涨199.2%,主要品种为葛兰素史克(GSK)的双价人乳头瘤病毒吸附疫苗和重组带状疱疹疫苗。(作者: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 石天放)


  转自:中国医药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