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销3000万辆 中国汽车底气何在?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12-26





  编者按  2023年,随着中国经济逐步恢复,权威部门预计,今年汽车市场需求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将进入3000万辆级别的新阶段。3000万辆基本相当于美国、日本、韩国、德国一年的销售总量。从数据上来看,3000万辆是一个庞大的汽车体量,对于任何地区的汽车产业发展都极具历史意义。3000万辆是中国汽车市场所要追寻的一个重要目标。但值得注意的是,回归到中国汽车发展本身,仅仅追求销量数据上的高是不够,汽车产业的长久发展不仅仅取决于规模,而是在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逻辑下形成不断向上的发展模式,这也是当前中国走向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从这个角度来说,3000万辆就不再局限在一个数字上,更重要的是背后富含的价值意义。时值岁末年初,本报汽车周刊推出 “问道3000万”特别报道,从政策、国内外市场以及供应链和新能源汽车及相关产业链视角进行梳理,探寻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轨迹。


  汽车行业又传来了好消息。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以下简称中汽协)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表示,随着中国经济逐步恢复,预计汽车市场需求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未来中国汽车市场将进入3000万辆级别的新阶段。


  3000万辆,是一个庞大的汽车体量,基本相当于美国、日本、韩国、德国一年的销售总量;3000万辆,意味着中国汽车销量将超过2017年2888万辆的历史最高点,迈上新台阶。


  许海东为何会作出如此预判?有何依据?从中汽协最新发布的产销数据中或许可以找到答案。1-11月,我国汽车产销累计完成2711.1万辆和2693.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0%和10.8%。


  从2693.8万辆到3000万辆只有307万辆的差距。这意味着只要12月汽车销量超过这一数字,中国汽车将正式迈上3000万辆的新台阶。虽然从前几个月的汽车销量来看,均未超过300万辆,但销量一直在不断攀升,11月已经达到297万辆。也就是说,只要中国汽车销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2023年或可跨过3000万辆的门槛。


  那么,在中国汽车即将迈向3000万辆的背后,哪些力量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政策持续加力


  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


  6月,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发布 《关于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公告》,明确将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再延长四年,至2027年底。


  7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委联合印发 《关于促进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提出优化汽车限购管理政策、支持老旧汽车更新消费等十项措施。


  12月1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发布 《关于调整减免车辆购置税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的公告》,调整减免车辆购置税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引导企业继续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各部委出台一揽子政策促汽车消费之际,各地方也及时送上政策 “礼包”,通过发放汽车消费券、放宽限牌、电网改造等扶持政策,切实促进汽车消费。


  中汽协表示,预计伴随新一轮汽车促消费政策的实施落地,汽车消费潜力有望得到进一步释放,有助于行业全年实现稳增长目标。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同样认为,近期乘用车国内消费和出口贡献较大,总体汽车市场持续走强,各地陆续出台的刺激汽车消费政策有助于全年汽车产销冲击新高点。


  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供应链是构建汽车强国的基础,是现代化汽车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战略地位愈发突出。近年来,我国汽车供应链体系屡受冲击,不断触及产业安全底线,行业主管部门及时出手协调,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2022年4月1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发布的 《关于 “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协调平台”上线的通知》指出,为进一步保障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已于当日上线“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协调平台”。该平台的主要功能包括: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企业基本信息注册、问题反馈和留言回复等。企业可通过平台对复工复产、物流运输等方面的实际问题进行信息交流,建立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企业问题诉求与反馈机制,以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面临的实际困难。


  之后,工业和信息化部又通过建立健全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监测评估公共服务平台等措施,为汽车供应链保驾护航。


  不仅主管部门及时 “出手相助”,我国车企也积极寻找 “破局之法”,通过联合汽车芯片、操作系统、固态电池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做好产业协同和创新协同。


  多方合力之下,我国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保持畅通稳定,为实现3000万辆的目标打下坚实基础。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表示,目前,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已迈入新阶段,更大规模的开放市场正在加速形成。中国大市场具备培育全球汽车供应链韧性的条件,中国供应链做强也可以有效保障全球供应链的稳定,加速其他经济区域的创新驱动。


  新能源汽车不断突破


  近年来,在政策和市场的双轮驱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已连续8年位居全球首位,成为整个汽车行业的一抹亮色。


  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7.4万辆和102.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9.2%和30%,市场占有率达到34.5%。


  11月,新能源汽车单月产销量首次突破百万辆,实现了里程碑式的发展。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 “新能源汽车连续7个月市占率超过30%,说明市场在稳步增长。整体来看,今年新能源产销总体规模会超过900万辆,超出了我们年初的预期。”


  而新能源汽车之所以快速发展得益于关键技术的不断突破。电池方面,中国动力电池成本大幅下降、在结构创新方面异军突起,比如宁德时代麒麟电池、比亚迪刀片电池、中创新航软方壳电池、蜂巢能源短刀电池等。驱动电机方面,新能源汽车电机的转速、功率密度不断提高,具备扁线、油冷、高压等特征的新一代产品不断面市,并逐步实现量产装车。电机控制方面,我国电控产品精度、动态响应速率、开关损耗等方面已达国际先进水平,技术不断成熟,产业链持续完善。同时,激光雷达、国产芯片、车载基础计算平台实现了装车应用,技术创新水平不断提高。


  此外,我国充电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也为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11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305.4万台,其中公共充电桩增量为82.8万台,随车配建私人充电桩增量为222.6万台,同比上升27.4%。截至11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826.4万台,同比增加67.0%。


  新能源汽车培育出的巨大消费市场,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能。有业内人士表示,新能源汽车已不仅是中国汽车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更是国产汽车品牌实现弯道超车,打造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抓手。


  出口强势拉动


  出口也是我国汽车销量今年不断冲高的重要拉动力。中汽协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11月,汽车出口量为441.2万辆,同比增长58.4%。


  从具体的企业表现来看,也是涨势一片。1-11月,整车出口前十位企业中,从增速上来看,比亚迪出口量为21.6万辆,同比增长3.6倍;奇瑞出口量为83.7万辆,同比增长1.1倍;长城出口量为28.3万辆,同比增长84.8%。


  许海东表示,“今年中国汽车销量或接近3000万辆,同比增长可能超过10%,超过2017年的2888万辆创历史新高。整个市场都超过我们的预期,里面的主要贡献还来自出口。”


  汽车出口接连突破的背后,是越来越多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中国品牌车企在国际舞台 “大放异彩”。


  “目前中国汽车出口已进入新阶段,正处于新能源发展机遇期,中国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明显领先,以智能网联、自动驾驶、快充换电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产业均走在世界前列。”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助理王都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弥补了欧洲等市场的新能源汽车需求,未来潜力巨大。


  2024年更具期待


  经过多年厚积薄发筑牢的产业基础,中国汽车在2023年交出了一份超出预期的答卷。对于中国汽车而言,3000万辆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字,而是面对价格战等一系列挑战之时,中国汽车产业展现出的强大发展韧性和内生动力;更是面对智能化浪潮时,中国品牌不断的自我革新与进化。


  迈过不平凡的2023,业界对2024年的汽车市场更加期待。上汽集团质量和经济运行部市场与品牌管理总监郝鸿表示,预计2024年汽车销量为3100万-3200万辆,同比增长4%-6.7%,其中出口520万-580万辆,同比增长11%-16%,而国产新能源汽车批发量为125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30%以上。


  中国汽车正在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奋进新征程。2024年,中国汽车必将通过巩固和厚植发展优势,愈加从容地驶向世界舞台。(记者 马 艳)


  转自:中国工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