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轮”驱动 户用光伏前景无限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12-09





  当前,户用光伏已成为引领光伏增长的重要力量。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9月,全国户用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3297.7万千瓦,约占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的一半,超过全国光伏新增总装机容量的1/4,是去年户用光伏新增装机规模的1.3倍。


  业内人士表示,户用光伏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得益于政策支持以及其经济性不断增强、商业模式持续创新,在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推动能源绿色转型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就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社会经济综合效益。


  增长势头迅猛


  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近年来,我国光伏发电实现突破式发展,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尤其是户用光伏增长势头迅猛。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户用分布式光伏累计装机容量突破1亿千瓦、达1.05亿千瓦,助推我国光伏发电总装机规模超5亿千瓦、达5.2亿千瓦。1.05亿千瓦相当于4个多三峡电站的总装机容量。


  这一亮眼成就取得的背后,是政策的持续加持。2021年,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报送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方案的通知》;2022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积极推动屋顶光伏建设;2023年4月,国家能源局印发《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出实施光伏“千家万户沐光行动”。


  中国光伏协会副秘书长刘译阳表示,政策引导推动光伏行业降本增效,同时也为户用光伏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与此同时,随着户用光伏市场潜力的持续释放,越来越多企业和资本进入户用光伏投资领域,纷纷推出户用光伏品牌。如,正泰安能推出大阳房、彩光屋、金屋顶、沐光庭等多样化场景方案,其中“沐光庭”方案有效利用屋前空地,光伏板安装后离地高度超1.2米,双面组件具备良好透光性,板下空间再利用,用户自由选择耕地或养殖,“板上经济收益、板下生态向绿”的美好场景正徐徐呈现。


  刘译阳说:“央企国企、行业龙头企业、金融机构的进入,缓解了户用光伏的融资难问题,助力其高速发展。”


  智汇光伏创始人王淑娟表示,在行业龙头企业探索下,合作共建、经营性租赁、出租屋顶等众多新模式层出不穷,加速打开户用光伏市场。


  赋能乡村振兴


  在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油马村,一排排整齐的暗蓝色光伏板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与蓝天相映成景,与周边的田野、房屋共同构成一幅清新美丽的低碳画卷。


  据了解,油马村2兆瓦村级光伏发电项目,是山东省第一家落地的党组织领办合作社2兆瓦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该项目安装了由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4445块超高功率光伏组件,逆变器33台,所发电量经10KV升压后送入国家电网。经测算,该项目年发电量约280万度,可实现年收入约110万元,成为当地村民的“阳光银行”,源源不断地为群众增收送来“阳光福利”。


  天合光能相关负责人说,户用光伏不仅提高清洁电力利用水平,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还能壮大村集体经济,降低村民用能成本,促进减支增收,赋能乡村振兴。


  油马村的光伏项目只是户用光伏赋能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据统计,目前我国农村地区户用分布式光伏累计安装户数已超过500万户,带动有效投资超过5000亿元。


  刘译阳表示,户用光伏已成为我国如期实现“双碳”目标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发展户用光伏,有助于促进乡村振兴、提升农村地区群众的收入和生活质量。


  “户用光伏多元化应用模式,能够为广大农户稳定增收等提供持续保障,在乡村全面振兴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王淑娟说,当前,户用光伏成为群众参与程度最广的光伏项目,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在政策和市场的“双轮”驱动下,户用光伏前景无量。有关机构预测,我国农村地区可安装光伏屋顶面积约273亿平方米,超过8000万户,开发潜力巨大。


  需提升品牌化专业化


  虽然户用光伏发展迅速,潜力巨大,但其目前也遇到一些发展难题。王淑娟说,一些地区暂缓分布式光伏备案和出台分布式光伏配储相关政策,造成户用光伏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一些光伏企业开始由原来的积极投资转为谨慎观望。


  刘译阳也表示:“在调峰、消纳压力下,户用光伏项目收益不确定性开始增加,原先的开发模式可能无法适应新形势,同时市场渗透率低。”


  针对户用光伏面临的问题,王淑娟表示,要提升分布式的承载力,除了进行配电网改造外,扩大消纳范围是最快的解决方案,为此要提高电压等级,将现有380V电压等级消纳扩大到10kV的电压等级范围。


  “要打造新能源友好新型农网,不断深化农村配电网改造升级,以确保电网安全运行和供电质量。”刘译阳说,同时,要进一步健全户用光伏行业标准体系,不断强化企业标准意识,并持续进行技术和模式创新,逐步增强户用光伏市场的品牌化、专业化程度,引导行业高质量发展。(记者 叶伟)


  转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