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边缘计算” 靠什么破局?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1-05-28





  随着新型基础设施的规模化部署,新一轮数字化转型浪潮来袭。业务实时性、智能性和安全性得到了广泛关注,因此能够在靠近数据源头位置提供算力服务的边缘计算呼声渐起。


  近年来,边缘计算正逐渐成为业界关注焦点,但在一片“繁华”的背后,边缘计算的商业化和产业化进程却迟迟未能迎来一个关键爆发点。究竟面临着怎样的难题?5G与边缘计算的碰撞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又能否真正推动整个产业链走向破局的边缘?今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期间,在“5G+边缘计算技术与产业会议”上,与会专家围绕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边缘计算方兴未艾


  所谓边缘计算,是指在靠近物或数据源头的一侧,采用网络、计算、存储、应用核心能力为一体的开放平台,就近提供服务。


  事实上,边缘计算并非是一个新鲜词。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它已经逐渐从概念走向落地。但目前这项技术的成熟度仍有待提升。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网络发展处二级调研员梅杰指出,作为一项新兴的技术,边缘计算不仅是一个网络边缘虚拟化的技术平台,还涉及整体网络架构、第三方应用部署、5G网络能力开放、管理和编排等多个方面。


  “从网络架构来看,边缘计算要求网络在转发控制、会话连续性、网络能力开放、策略框架及计费能力、可重配和可拓展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增强;从网络部署和运营方面来看,边缘部署、成本控制以及不同制式的传统网络兼容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梅杰说。


  尽管业内人士普遍认为,5G的到来让边缘计算商业化看到了更多可能性。但腾讯云边缘计算技术负责人唐云兵还是指出了问题所在:“一方面,当前5G的成本还比较高;另一方面5G很多能力,比如网络切片技术,还在逐步迭代过程中。大家预期的5G和现在能提供的5G还是有一些距离的。”


  “当前的边缘计算主要在行业本地侧业务方面发展,下一步还存在客户本地侧自动化运维能力,以及行业能力和运营能力的聚合挑战。”中国移动研究院网络与IT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刘景磊坦言。


  英特尔中国运营商事业部技术总监侯志强则表示,边缘计算已经得到了长足发展,很多应用案例都在走向规模化的道路。


  “其实5G边缘计算已经在去年经历了从0到1的转化,后面就是去做更多的复制与推广,实现从1到N的目标了。” 唐云兵说。


  5G是破局关键?


  一项新兴技术如何快速将商业价值变现,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5G和边缘计算是互相促进、彼此成就的关系,5G通过边缘计算来提供特色能力,边缘计算通过5G来进一步降低时延。”唐云兵说,“5G的网络架构能把核心网的一些网元下沉,也产生了边缘计算。”


  “5G+边缘计算将驱动一个面向行业的局域生态系统,以满足企业和工厂的网络、计算和数据处理需求,促进行业的数字化创新。”侯志强表示,“这将带来计算模式的改变,网络中的每一个节点都将成为一个完整的分布式计算机,既转发数据,又完成计算,最终实现网络基础设施和计算基础设施的融合。”


  从行业场景来看,自动驾驶是一个天然的5G+边缘计算应用场景。“汽车在驾驶过程当中的运算和计算不可能全部上升到云端,更大一部分是在车的本身做,所以边缘计算在车本身里面应用是比较多的。”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副所长曹蓟光谈到。


  首先,自动驾驶对网络带宽有着非常苛刻的要求,如果把车辆遇到的所有信息都传输到云端处理,至少需要超过100Mbit/s才能满足要求。其次,车辆在高速行驶中,对于时延的要求也极高,必须保持在1ms~10ms之间。另外,自动驾驶还会产生海量数据,对算力的要求也很高。5G+边缘计算可以很好地满足这些需求。


  工业场景同样是5G+边缘计算广泛应用的场景之一。侯志强认为,5G+边缘计算在工业场景中的落地主要集中在“机器视觉”“高清视频”“远程现场”“远程控制”“设备协同”和“信息采集”这六大场景之中。


  侯志强说:“驱动边缘计算的核心驱动力其实并不是这个行业需要一个无线的网络衔接,而是其自身的数字化变革需求。所以在挖掘5G边缘计算能力的时候,要从行业本身入手,找到在行业数字化需求当中和网络属性强相关的场景,再从这些场景入手开拓机会。”


  根据IDC调研报告显示,到2024年,全球边缘计算市场将达到2506亿美元,到2022年底,超过60%的中国1000强企业将部署基于5G和边缘计算的应用场景。


  站在风口上的较量


  据曹蓟光介绍,从产业链构成来看,当前5G+边缘计算的选手基本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处于产业上游的边缘计算产品制造商,如华为、联想、树根互联、浪潮等,他们基于边缘计算做边缘平台、边缘云服务器、边缘网关、边缘控制器、芯片模块等应用。一类是处于产业中游的基础设施运营商,包括电信运营商、云计算服务商、CDN厂商,他们对原有机房进行改造升级,部署边缘计算基础服务。还有一类是处于产业下游的应用及终端提供商,如方大智控、海康威视、小米、格力等。


  在这其中,运营商既是技术创新者和标准制定者,又是应用落地者和产业推进者。


  据了解,中国移动边缘计算实践进展包括三部分:一个顶层设计、三大关键平台和15个细分行业的商业实践。首先是形成了网边云融合的边缘计算技术体系。其次是形成了三大重要“抓手”,包括推进5G N4接口和OpenUPF计划、打造OpenUPF一体机和Open Sigma通用平台。再次是开展多元化边缘计算过程中的行业实践。刘景磊介绍到,在中国移动100个龙头示范项目中,约有60%的项目有明确的“网络+边缘计算”需求。


  “中国联通是以MEC边缘云平台作为切入点来赋能数字化转型的。”中国联通集团边缘计算高级总监陈丹表示。从商业化推广情况来看,中国联通今年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建成200多个布局节点和300多个现场节点,打造了超过300个灯塔项目,应用场景超过2000个。


  作为较早起步边缘计算工作的运营商,中国电信建立5G产业创新联盟以“1+1+1”模式对产业生态赋能。“对于5G+边缘计算在行业里面的应用,每个行业甚至每个客户都会有不同的需求。”中国电信网络研究院未来网络研究中心主任雷波谈到。


  入局者有运营商是不是就足够了?侯志强认为:“边缘计算的所有参与方都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区,进入别人的领域去探索机会。”


  边缘计算直接面向很多应用场景,英特尔正在将边缘计算融入它的核心产品线。“英特尔边缘软件中心”可为工业互联网、智能机器人、智慧零售、智慧医疗、智能城市、智慧交通领域的创新研发提供丰富的资源配置。


  5G+边缘计算未来已来


  5G时代,边缘计算已经站在起飞的风口上。根据Frost&Sullivan报告,多接入边缘计算(MEC)市场预计将以复合年增长率157.4%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24年,收入将从2019年的6410万美元增长为72.3亿美元。Gartner评估了基础设施和运营(I&O)领域的各种新技术,认为边缘计算将在未来五年内成为主流、对I&O产生最大影响的十项技术之一。


  然而,5G+边缘计算究竟能否打破产业化、规模化的僵局还未可知。侯志强坦言:“边缘计算的部署节点会越来越多,技术复杂度会大大增加,技术体系的成熟度、生态建设的广度和深度将成为边缘计算取胜的重要筹码。”


  如何向前一步,催化5G边缘计算的商业价值?侯志强建议:“一是要降低复杂性,面向场景集成,做跨域解决方案的融合,同步加快建立5G行业标准;二是要控制成本,可以通过方案硬件标准化和软件参考框架标准化来减少成本,提升可复制、可扩展的平台能力,去适配更多场景;三是高效开发,比如快速完成在边缘侧面向行业的解决方案。”


  梅杰也为边缘计算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三点发展建议,一是加速技术和产品研发的进度,二是加大应用示范推进力度,三是推进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促进行业技术与标准的融合发展。(记者 李佳师)


  转自:中国电子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