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推进补短板和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推动基本公共服务提升成为2019年的一项重点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日前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加大政策力度,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并推进教育、文化、养老、医疗等重点领域,推动进城农村贫困人口等人群优先享有基本公共服务。
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表示,全面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补短板、非基本公共服务强弱项、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工作,是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重要抓手,也是下一步统筹推进基本和非基本公共服务、协调推进社会事业和产业发展的总体部署。未来将对照既有的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内容和质量要求,逐项查摆和补缺,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全覆盖。做到从“量”上保障能力全覆盖、从“质”上保障质量全达标、从“支付”上根据事权和支出责任保障应担尽担。
据介绍,基本公共服务一般包括保障基本民生需求的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领域的公共服务,一直是政策推进的重要内容。据发改委介绍,“十二五”和“十三五”时期,我国先后制定并实施了两部国家级基本公共服务规划。2018年以来,针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提升,发改委等部门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包括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推动进城农村贫困人口优先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落到实处。
不仅是中央层面,各地方政府也在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四川省日前出台政策,推进省与市县共同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助推省级以下各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提档升级。京津冀地区借助协同发展机遇,正在大力推进交通、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不过,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仍然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质量参差不齐、财权事权不匹配、市场发育尚不成熟、服务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不适应等问题。
专家建议,要从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着手,进一步理清政府和市场职责,形成以多元化供给主体为重点支撑的发展格局。
连维良介绍,未来将推进文化、体育等重点领域工作,增强非基本公共服务弱项,确保非基本公共服务价格可承受、质量有保障,切实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同时,抓紧落实政策支持、普惠服务、优秀机构、标准定价等方面的清单,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全覆盖和非基本公共服务模式能力创新提升取得更大成效。(记者 李志勇)
转自:经济参考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