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2018年工业通信业标准化工作要点》,坚持“兜底线保基本、拉高线上水平、瞄准国际走出去”的工作思路,紧贴产业发展需求增加和优化标准有效供给,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我国标准水平和国际化程度,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和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倒逼和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主要预期目标是:制修订服务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所需的标准1800项以上,在10个以上重点领域推动“百项团体标准应用示范项目”;重点领域国际标准转化率提升5个百分点,确保在2020年实现重点领域的国际标准转化率超过90%;鼓励我国企事业单位制定100项以上国际标准项目。
《要点》指出要大力推进重点领域标准体系建设。聚焦两化融合、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车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信息技术服务等重点领域,打破传统的行业界限和领域划分,统筹协调产业链各方力量整体推进跨行业、跨领域的专项标准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军民通用标准试点工作,加强集成电路军民通用标准的推广应用,开展军民通用标准研制模式和工作机制总结。
东方证券一位分析师表示,智能制造成为产业升级的必经之路。中国制造业通过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发展,在规模与产业体系完整性方面居于全球领先地位,但也存在产业附加值低、大而不强等突出问题,通过智能制造完成低端制造向高端制造的战略转型已成为中国的现实需求,也是应对全球竞争的必然之路。
值得关注的是,2015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智能制造的落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同时提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进工业强基、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重大工程,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
东方证券上述分析师表示,通过构建基于精准、实时、高效的数据采集的工业互联体系,制造业可以进行资源配置优化并实现智能化升级。“智能”的核心在于信息化基础上的互联以及大数据技术上的智能应用,在此背景下,包括工业软件、管理软件在内的企业数字化建设将得到显著拉动;同时在工业互联平台技术上,工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将充分为制造业赋能。
中金公司有关分析师表示,工业互联网是智能制造的关键基础,也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工程。看好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及系统集成商的投资机会。(苏诗钰)
转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