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委联合下文提高光伏产品技术指标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7-08-11





  近日,国家能源局、工信部以及国家认监委近日已联合下发了《关于提高主要光伏产品技术指标并加强监管工作的通知》(国能发新能[2017]32号)(下称《通知》),规定从明年起将适当提高光伏组件的市场准入效率及“领跑者”技术指标。业内认为,此举将加速光伏市场洗牌,利好行业龙头。
 
  据介绍,通知旨在进一步促进光伏产业技术进步,按照《关于促进先进光伏技术产品应用和产业升级的意见》(国能新能【2015】194号,以下简称《意见》)中提出的光伏产品技术指标建立循环递进机制要求,决定适当提高《意见》中多晶硅电池组件和单晶硅电池组件光电转换率市场准入和“领跑者”技术指标。
 
  通知信息显示,自2018年1月1日起,新投产并网运行的光伏发电项目的光伏产品供应商应满足《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要求。其中,多晶硅电池组件和单晶硅电池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市场准入门槛分别提高至16%和16.8%。2017年国家能源局指导有关省级能源主管部门及市(县)级政府部门组织的先进光伏发电技术应用基地采用的多晶硅电池组件和单晶硅电池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领跑者”技术指标分别提高至17%和17.8%。同时,多晶组件一年内衰减率不高于2.5%,后续年内衰减率不高于0.7%;单晶组件一年内衰减率不高于3%,后续年内衰减率不高于0.7%。主要技术指标相关说明见附件,《意见》中原主要技术指标说明不再适用。
 
  通知强调,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及国家认监委等部门定期组织有关单位对光伏发电项目采用光伏组件关键技术性能进行抽查,抽查结果向社会公布,有关部门对光伏产品关键性能指标未达到市场准入标准的投资开发企业和制造企业予以公告;对国家能源局指导实施先进光伏发电技术应用基地项目,委托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进行进行全过程技术检测评价,在工程竣工验收时重点检查光伏组件关键技术性能是否达到相关标准,验收结果向社会公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家能源局等部门指导企业加快先进光伏产品开发。光伏发电项目采用的光伏产品须通过国家认监委批准的认证机构且与认证送检产品保持一致。国家能源局及各派出能源监管机构应根据《国家认监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光伏产品检测认证工作的实施意见》(国认证联【2014】10号)有关要求,会同地方能源主管部门,对光伏发电项目是否采用获证产品加强监督。
 
  业内专家对此表示,新标准在《意见》基础上适度提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我国光伏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现状。近年来,随着我国光伏产业迅速发展,技术加快进步,多家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和创新,不断刷新光伏转换效率世界纪录。2016年12月,天合光能研发的高效P型单晶发射极及背表面钝化(PERC)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高达22.61%,再创新的世界纪录;今年5月,该公司自主研发的大面积6英寸全背电极太阳电池(IBC)效率达到24.13%,其高效电池的研发创造全球业内新纪录。此外,协鑫集成自主研发的多晶干法黑硅PERC电池平均量产效率已达到20.1%,最高效率达到20.6%,再次实现了产业化多晶电池平均效率的突破。隆基乐叶单晶PERC电池转换效率达到22.17%,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
 
  根据业内专家测算,符合最新标准的60片组件应该达到多晶组件278W和单晶291W,最终可能执行280W的多晶和295W的单晶标准。以目前普遍的技术水平,单多晶均需要引入PERC电池技术。多晶企业在原有高指标的压力下整体技术进步加快,基于明确的黑硅技术路线、叠加组件工艺,多晶电池效率提升优势明显,面对17%的效率标准没有压力,估计国内现有近60吉瓦的多晶产能中有30吉瓦以上达到或超过标准。
 
  与此同时,17.8%与17%的单、多晶组件技术标准将成为我国第三批光伏“领跑者”计划组件转换效率门槛。自2015年我国启动光伏“领跑者”计划以来,通过鼓励建设先进光伏发电技术示范基地、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等,促进先进光伏技术和产品的应用,为推动光伏产业技术进步、成本下降和产业转型升级等起到了积极作用。到目前为止,我国共实施了两批光伏“领跑者”计划。第二批光伏“领跑者”项目即将在9月30日前陆续并网,各地将激烈角逐第三批“领跑者”项目指标。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邢翼腾日前透露,第三批“领跑者”计划将继续鼓励竞争机制,并推出HIT(异质结太阳能电池)、IBC等“超级领跑者”,让高新技术也有应用空间。此次技术标准的提高,意味着对企业的产品要求将更加严苛,这符合第三批“领跑者”计划的需要。“政府政策性的倒逼,包括‘领跑者’计划,都是希望行业整体升级换代,把过剩、效率低的落后产能全部淘汰,由此体现大企业技术领先的优势。”海润光伏副总裁邱新说。
 
  业内人士指出,以现行产品来看,新标准意味着单、多晶都须进入PERC阶段才能满足“领跑者”计划要求,而相对于性价比之间的竞争,PERC产线是否成熟到足以供应“领跑者”计划所需,将成为单多晶业者抢攻第三批“领跑者”占有率的关键。(记者周大伟)
 


  转自:中国有色金属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