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印发《算力互联互通行动计划》,旨在加快构建算力互联互通体系,实现不同主体、不同架构的公共算力资源标准化互联,提高公共算力资源使用效率和服务水平。
根据行动计划,到2026年,我国将建立较为完备的算力互联互通标准、标识和规则体系;推广新型高性能传输协议,提升算力节点间网络互联互通水平;建成国家、区域、行业算力互联互通平台;推动算、存、网多种业务互通,实现跨主体、跨架构、跨地域算力供需调度;开展算力互联网试验网试点,赋能产业普惠用算。到2028年,基本实现全国公共算力标准化互联,逐步形成具备智能感知、实时发现、随需获取的算力互联网。
重点任务方面,行动计划明确制定算力互联标准化指南,建立算力互联互通标准体系;推动不同算力服务主体间使用统一调用接口和通信协议,促进算力应用和数据灵活迁移调度,增强算力资源可调用能力;推动算力互联在人工智能、科学计算、智能制造、远程医疗、视联网等企业级场景,以及智能驾驶、云渲染、云电脑、云游戏等消费级场景应用等。(记者 周圆、张辛欣)
转自:新华社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