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苏州在“苏城码”APP(2.0版本)上推出了“文明码”,并称之为全国首创,引发外界热议。
9月6日下午,苏州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他们已注意到了外界的各种声音和议论,“文明码”正处于测试阶段,其初衷旨在倡导文明新风尚,以正向激励为原则,且以市民自愿注册为前提,不存在强制行为。
此外,“文明码”的得分高低,不与个人信用挂钩,对入学、落户以及公共资源的分配均没有影响,也不会作为二次处罚或惩戒的依据,交通违法行为由交警部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来执行。
上述负责人表示,外界之所以对“文明码”有较大的反弹和争议,其实是外界对这个试行方案存在着一定的误解和解读,以及担心公权力过度介入私人和道德领域。“我们也在反思,应该在测试前更多征求各方面意见,且没能在第一时间跟进进行充分解读,导致了外界的误解和误读”。
苏州市文明办对澎湃新闻表示,目前,“苏城文明码”阶段性测试已经结束。苏州市各相关部门正在抓紧修订完善,待今后条件成熟后再推出试行。
引起争议的“文明码”
6日,记者下载新版“苏城码”后发现,屏幕下方醒目地写着:你的文明分有多少?
点击进入后,正是新版“苏城码”搭载的新功能:“文明码”。
据苏州新闻网报道,“苏城文明码”系全国首创,通过“一人一码”的方式,构筑文明积分信息识别体系,形成市民文明程度“个性画像”。
记者注意到,目前,可以影响这个分数的有两个指数:文明交通指数和文明志愿指数。其他文明指数尚未开放。
据苏州新闻网报道,个人若有交通违法行为,文明交通指数将根据其交通违法记录进行扣分。若参加交通志愿执勤活动,则可进行加分。
此外,市民每参加一次志愿者服务,也可获得相应加分。
南方都市报进一步报道称,苏州“交通文明指数”适用于18周岁及以上的在苏人员,基本分是1000分,上限也是1000分。从个人注册之日起,交通文明指数的计分周期为年,周期届满后重新计分。
报道称,扣分由个人交通违法行为处罚记录产生,例如机动车闯红灯扣50分,酒后驾驶扣100分。加分则由参加交通志愿执勤活动产生,每参加一次交通志愿执勤,可获得固定加分。
苏州“文明码”在功能介绍中,有一句话引起了网友的强烈关注——“文明码”可作为警示和惩戒综合文明指数低于下限人员的电子凭证。
不少网友认为,交通违法行为发生后,除了有交警部门的处罚,还要在“文明码”上受到所谓的“惩戒”,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还有网友表示,将“文明”如此量化,以“文明”为由对市民进行约束,甚至有划分“三六九等”的意思,是否有过度管理、介入市民私人领域的嫌疑?
回应:阶段测试已结束,将进一步完善
针对外界的质疑,9月6日下午,苏州市有关部门向记者表示,首先,“苏城文明码”以正向激励为原则,以市民自愿注册为前提,旨在通过激励更多人尊重交通法规,践行文明礼让。
苏州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苏城文明码”不与个人信用挂钩,对入学、落户、就业等不产生影响。
同时,“苏城文明码”也不作为处罚的依据,交通违法行为由交警部门根据道路交通安全的法律法规来执行。
那么此前所说到的,作为“警示和惩戒”的凭证是何意?
相关部门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这个“警示和惩戒”并不对个人产生影响。“比如有单位要参评文明单位,那么这家单位诸多员工的文明积分,将作为我们评选的一个参考。举个例子,如果这家单位有很多员工的文明积分明显较低,或者经常有多人出现交通违法行为,我们就会慎重考虑。当然,后续也将听取多方面意见,进一步完善有关办法。”
根据积分规则,文明交通行为履行较好的市民,将可以享受文明积分所带来的优惠。那么这样的“优惠”又是指什么?
上述负责人表示,可以参考苏州志愿者平台的一些奖励政策。“志愿者积分高的可以享受坐公交、看电影优惠,可以兑换水杯啊毛巾啥的,文明积分也类似。”
该负责人表示,所谓“惩戒”和“优惠”,并非把人按照文明程度划分“三六九等”,也并没有与个人信用、落户、就业以及公共资源分配这些进行挂钩,不会对市民权益进行“二次伤害”。
记者从苏州有关部门获悉,在具体推进过程中,考虑到苏州人口多、城市交通压力大,因此选在人口相对较少、交通条件相对较通畅便利的苏州高新区进行阶段性实验测试。
测试期间,共新增注册了志愿者5861人,通过“苏城文明码”客户端进行实名认证,信息数据与苏州志愿者平台实现实时对接。“截至目前,没有一个市民因为文明积分低而受到过处分、歧视或者其他不公正对待”。
截至发稿时,“苏城文明码”阶段性测试已结束。
针对社会各界对“文明码”的使用及规则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苏州相关部门表示“正在认真研究并予以吸收”,也将会修订完善“文明码”的线上功能和应用场景,待条件成熟后再推出试行。
转自:澎湃新闻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